面(特別是對我這種不愛交作業的人),但他們不是班委成員,老師召集開會的時候,他們是沒有資格去的,也得不到老師的最高指示。
衛生委員就不同了,雖然每日灰頭土臉,但每當聽到老師召喚時,將手中的掃把一揮,高傲地看一眼收作業的課代表,開會去也!
那是相當的牛。
相信你已經明白了,課代表就是各部部長,班委就是內閣,老師就是……
掃地的強過收本子的,就是這個道理。
殷士儋討厭收作業,他想去掃地,但他始終沒有得到這個機會。
而根正苗紅的殷部長入不了閣,說到底,還得怪他的那張嘴。
在這個世界上,同樣一件事,不同的說法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一個胖子,體重一百公斤,如果你硬要說人家體重0。1噸,被人打殘了我也不同情你。
殷士儋大致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是歷城(今山東濟南)人,算是個地道的山東大漢,平時說話總是直來直去,當年給裕王當講官時經常嚴辭厲色,搞得大家都坐立不安,所以後來裕王登基,對這位前老師也沒什麼好感。
其實皇帝怎麼想還無所謂,關鍵是高拱不喜歡他。
這很正常,高拱要聽話的人,而殷士儋明顯不符合此條件。
所以入閣的事情拖了好幾年,人員進進出出,就是沒他的份,這不奇怪,奇怪的是,到了隆慶四年(1570)十一月,這位收作業的仁兄竟然拿到了掃把——入閣了。
這自然不是高拱偶發善心,實在是殷部長個人奮鬥的結果,既然高拱不靠譜,皇帝也不能指望,那就只剩下了一條路——太監。
殷士儋一咬牙,走了太監的門路,終於得償所願,對此高拱也只能望洋興嘆,畢竟他也是靠太監起家的。
但老奸巨滑的高學士自然不會就此了結:不能擋你進來,那就趕你出去!為了及早解決這個不聽話的下屬,他找來了自己的心腹,都給事中韓楫。
幾天之後,在韓楫的指示下,言官們開始發動攻擊,殷士儋同志的老底被翻了個遍,從上學到找老婆,但凡能找到的都拿來罵,搞得他十分狼狽。
高拱得意了,這樣下去沒多久,殷士儋只能一走了之,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但他也忽略了十分重要的一點——殷士儋的脾氣。
於是一場意外就此發生。
事情從一次會議開始,本來內閣開會只有大學士參加,但有時也邀請言官們到場,偏偏這一次,來的正是韓楫。
殷士儋不喜歡高拱,本打算打聲招呼就走人,一看韓楫來了,頓時精神煥發,快步走上前去,說了這樣一句話:
“聽說韓科長(韓楫是六科都給事中,明代稱為科長)對我有意見,有意見不要緊,不要被小人利用就好!”
高拱就在現場。
殷學士的這句話只要不是火星人,想必都明白是什麼意思,加上在場的人又多,於是高拱的臉面也蓋不住了。
“成何體統!”
好!你肯蹦出來就好!
孫子當夠了,殷士儋終於忍無可忍,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的怒吼:
“高拱!陳大人(指陳以勤)是你趕走的,趙大人(指趙貞吉)是你趕走的,李大人(指李春芳)也是你趕走的,現在你看我不順眼,又想趕我走!首輔的位置是你家的不成!?”
高拱當時就懵了,他萬萬沒想到,像殷士儋這種檔次的高階幹部,竟然會當眾發飈,一時反應不過來,但更讓他想不到的還在後頭。
殷士儋真是個實誠人,實誠得有點過了頭,這位仁兄罵完了人,竟然還不解恨,意猶未盡,捲起袖子奔著高拱就去了。
反正罵也罵了,索性打他一頓,就算要走,也夠本了!
到底是多年的老政治家,高拱兄也不是吃素的,看見殷同志來真格的,撒腿就跑,殷士儋也窮追不捨:臉已經撕破了,今天不打你個半死不算完!
關鍵時刻,張居正站了出來,他拉住了殷士儋,開始和稀泥:
“萬事好商量,你這又何必呢?”
然而殷士儋明顯不是稀泥,而是水泥,一點不給面子,對著張居正又是一通怒吼:
“張太嶽(張居正號太嶽),你少多管閒事,走遠點!”
老子今天豁出去了,誰敢擋我就滅了誰!
所幸在場的人多,大家緩過勁來,一擁而上,這才把殷大學士按住,好歹沒出事。
我算了一下,鬧事的時候,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