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使徹之理解兒童繪本的內容,他無根據繪本里的故事設計提問,讓徹之回答(這種做法是從國立肥前療養所的古賀靖之老師那邊學來的)。
比如,在故事中有一段變身小怪阿七成為雲雀餐廳廚師的情節,原口老師就讓徹之把繪本上的文章全部抄寫一遍,然後讓他畫一張正在做菜的圖畫(因為徹之對燒飯做菜感興趣,所以遵辦無誤),最後提問(填空式)。
這個變身小怪的名字是( )。餐廳的名字是( )。阿七做的菜( )。客人們吃了阿七做的菜,( )。餐廳( )。在( )中填寫答案(答案為阿七、雲雀、好吃、很開心、滿員)。
如果答不上來,就用二選一的方式提問:“好吃?不好吃?”讓他寫下答案。也許因為徹之有燒飯做菜和在餐廳用餐的經驗,所以很容易把畫刊的內容與自己的經歷相結合,比較容易理解。但原口老師想進一步讓徹之理解“好吃→很開心→滿員”這種因果關係,做了各種嘗試,仍然沒有效果。。
(即使現在徹之依然很難回答為什麼之類的提問。)
*8、波浪、嘩啦啦
兒童繪本是一個想象中的世界,在現實生活中,我多麼希望徹之能在開心的時候把他的體驗告訴我啊!因此,在散步遊玩的時候,碰到徹之感興趣的東西,我就用語言來向徹之表述。
從保育園回家的路上,我發現有戶人家種的秋櫻花(又名大波斯菊)嫵媚可人,就停住對兩個兒子說:“秋天到了。秋櫻花真美啊!”正教著這是秋櫻花的時候,偶爾養花的人家會聞聲出來,剪幾枝花送給我們。回家後插入花瓶,繼續跟徹之嘮叨:“秋櫻花真美啊!”
如此這般,用語言來表述花事,透過語言的形式映入其腦中,只要他能記著人家剪下秋櫻花送給我們,帶回家後裝飾這件事就好了。
儘管徹之當場對秋櫻花漠不關心,裝作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之後卻在喃喃自語中不時冒出曾經教他的語言,我這才知道原來他聽進去了,聽得還挺認真。
剛進小學那年,我們去福岡的海邊散步,徹之在沙灘上寫起了數字,潮水襲來,一下子把他寫的“8”衝劇得無影無蹤。他嚇得後退了幾步,隨後發現這現象挺有趣的,於是興致盎然地繼續玩下去。寫了“8”讓海浪衝走,衝了又與,寫了又衝,如是者屢。由於這個遊戲恰好飽含了徹之喜歡的三樣東西——水、沙子、數字,因此他歡呼雀躍,目光炯炯,玩得不亦樂乎。
每次波浪衝走數字的時候,我就向他講述:“向著‘8’,波浪嘩啦啦地來啦,‘8’沒有啦!”徹之也一邊跟著喊“8,波浪,嘩啦啦”,一邊咯咯地笑。
那天晚上,我們鑽入被窩進行例行聊天時,徹之重複了多遍“8,波浪,嘩啦啦”(幾乎都是自言自語)。
(經歷過的事情能以語言的形式映入腦中,這也算一個進步吧。)
從徹之還不能理解語言含義的幼兒時期開始,我在睡前總會把當天經歷的事情像講故事一樣說給他聽。就像事後海邊的情景浮現在腦際,“8,波浪,嘩啦啦”脫口而出一樣,如果徹之能把經歷的事情以語言的形式存入記憶的抽屜裡,那麼以後他就會以語言的形式把這段經歷提取出來吧。
*一起寫插圖日記
從徹之進小學時開始,我就用二者選一的形式提問,讓他回答,引導他回憶當天經歷的事情。晚上鑽入被窩,夜色闌珊,萬籟俱寂,大家身心放鬆,正是靜下心來慢慢談話的最好時候。
倘若只問“今天做了些什麼事”,則過於籠統,他無從回答。於是我循序漸進,逐步提問。
1問:今天受老師表揚了?批評了?
答:受表揚了。
2問:算術題會了嗎?
答:會了。
3問:在黑板上寫了算術(的答案)了嗎?
答:寫了。
如此順藤摸瓜,我理清了這件事:今天在學校解答了算術題,把答案寫在黑板上,受老師表揚了。
為了晚上在家裡能順利地進行對話,我事先去老師、同學那裡打聽徹之在校的情況,瞭解其整天的活動內容。在掌握一個一個事實的基礎上,運用二者選一的形式漸次提問(何時?何地?誰?做了什麼?怎樣做?),這樣,徹之就會回答得很好。
然後,我把回答的內容連線成短文, 讓他背誦。這種練習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只要詢問當天發生的事情,徹之就會用簡單的語言把經歷寫下來(當然還需要以二者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