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朝天宮的住持更換了人選,又貶謫了一批依附道士的官員。陽臺山這才漸漸冷落下來,如今宮中只有徐皇后還會眷顧一下這邊。
楊楝只攜了一名親信侍衛,自翠微山墓廬出發,兩騎快馬不過半個時辰就到了陽臺山的後山。他將侍衛和馬匹留在半山處,獨自去登西高峰。這原是他從小就走慣的一條路,縱使閉上眼也不會行錯。陽臺山並不算太高,小時候他步行到西高峰峰頂的眠雪山房,需要一個多時辰。那時只嫌路長,嫌身邊隨侍走得慢,恨不能插翅飛上去。他九歲上才求得父親的許可,每月初十可以入山探望謫居的太子妃。從萬安三十一年到萬安三十四年,堪堪見過三十九回——若不算嬰孩時的模糊記憶,他和生母的緣分也僅僅這麼三十九次而已。後來父母俱亡,人去樓空,他自己亦被拘在太后身邊不得隨意出宮,再往後便去了杭州。直到前年返京才重上陽臺山,他發現眠雪山房竟然保持了太子妃居住時的原樣。原來是朝天宮的盧道長得了徐皇后指示,著人打掃看護了整整六年。
五月十七夤夜,淑妃產子,宮中一片忙亂。皇帝想到的頭樁事情,便是去天壽山掃祭皇陵,祭告先祖。欽天監一查,次日正是吉日。只是倉促間不好準備聖駕,於是掃祭的重任便交給了京中地位最高的宗室徵王。祭掃完畢回京復旨,立刻又領了新任務——翠微山的莊敬太子墓年久失修,上命內官監善加修葺,徵王親自結廬監守。
楊楝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琴太微的官司,謝迤邐意外早產,皇帝怒而不能言,自是恨不得把他遠遠支開了的好。三皇子的誕生使得宮中的局勢愈發微妙,朝局的變動只在眼前。作為一個身份尷尬的宗室,他躲開也好,何況他也不想面對那位新納的侍妾。
只是那位馮狀元,卻也沒有忘掉六月初十的約定。楊楝在太子墓旁結廬不久,便有田知惠託了心腹內官送信過來。楊楝整日對著一群內官,甚覺沉悶無聊。每日例行祭拜之外,無非讀讀書,散散步,把墓廬邊上草木都琢磨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