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錯、玉液瓊漿雜列其中,應節的各色花餅、如意餅、金銀茶食和饊子壘成座座小山,山頂插著金銀五色剪花,盤中新摘的瑪瑙葡萄與翡翠蜜瓜各自甜香繚繞,酒未開樽已有三分醉意。

一時雲破月出,水天澄澈,清風徐來,滿池碎金。水上花影浮泛,閣中笙歌相和,嘉親美眷,語笑嫣然。三杯“長春露”下肚,皇帝滿心暢意,索了紙筆過來,一氣寫下三首絕句,又命隨侍內官朗聲念出,博得滿座喝彩。他自幼雅好藝文,琴棋書畫樣樣拿得出手,詠月三章寫下,連太后亦真心稱讚了幾句。皇帝猶覺不足,又命座中諸位妃嬪步己韻和詩一首。

徐太后笑道:“放著這麼些兄弟子侄在眼前,卻叫內眷寫詩,這是皇上糊塗了。”

皇帝一想確有不妥,遂環視一週,教楊樗和幾位庶弟、駙馬各自寫了詩來,因見楊楝遠遠地坐在一邊,特意取了自己案上的紙筆教人遞過去。

詠月原是爛熟的題材,楊楝略想了想湊出四句,偷眼看見旁人都還在搜腸刮肚,遂放下筆慢慢走開,兩眼瞪著湖上粼粼波光只作沉思狀。

湖心燈火熒熒,內官們在蓬萊山上搭了一個巨大的燈架,幾百只五色燈籠組成“太平萬歲”四個大字。楊楝望著黑沉沉的山影,忽又想起虛白室中那個推病不出的人,這時一定帶著侍兒溜出來看燈了。

席上壘著拳頭大小的一盤螃蟹,據稱是陽澄湖所產,一路漕船運送,皆用成箱的湖水養著,今早剛到通州碼頭,便快馬送入清寧宮小廚房,專供太后設宴所用,只只色若胭脂、肥滿噴香,又比平日貢上的更好。徐太后特好此味,年年要擺上幾回螃蟹宴,帶著宮中上下皆尚食蟹。然而好蟹產自南省,每年單是運輸一項即靡費不少,這也就說不得了。

今日這螃蟹掛著忠靖王府孝敬太后節禮的名目,暗地裡卻是杭州巡撫一手操辦的。楊楝只吃了一殼子蟹黃就放下了。這時出神想事,不知怎的又記起少年時被琴靈憲悄悄帶去海上看水師的寶船,正逢餘無聞從扶桑做了一筆生意回來,船後拖著的漁網裡有車輪大小的雪蟹,長腿巨螯,色若胭脂。用船上的大鍋略蒸一下,匕首砍開,膏脂流了一桌,連腳殼尖子裡都是滿滿的瑩白如雪的肉。連琴靈憲也放下了斯文架子,捲起袖子掰下一隻碩大蟹鉗,笑呵呵地捧給他,蟹肉甘甜如荔枝,猶帶著海風的清新。

要是跟琴太微說這個,大約她又要瞪眼了。又是一連幾日都沒有看見她,連中秋節都不曾露面,如此想著,他伸手又取了一個螃蟹。忽然聽見上面催詩,只得回到條案邊,匆匆寫下先前想好的四句,轉見陳駙馬剛交了卷一臉得色,又低頭把自家的一句塗了,重寫了一句。

皇帝這幾個庶妹的駙馬,皆依國朝祖例而廣選自民間,以品貌德行為先,並非個個都是文章才子,其中要數仙居長公主的陳駙馬讀的書多,果然這回又拿了魁首,皇帝特命人折了一支丹桂賞賜他簪在帽上,屏風後女席中的仙居長公主亦是雙目放光。皇帝又品度一番,選出一兩篇贊過賞過,忽然掉過頭瞧著楊楝笑道:“徵王這篇,不比陳駙馬的差,然朕卻以為該罰。”

楊楝驚得幾乎將茶杯跌在地上,立刻疾趨至御前跪下稱罪。

席間一時鴉雀無聲,徐太后不由得盯了皇帝一眼。皇帝仍是笑盈盈的,望了望皇后,道:“朕看你平日裡為你嬸孃寫的青詞,篇篇都是佳作,怎麼朕叫你作詩,卻不肯好好作來?”

楊楝心中稍定,微笑道:“臣無能,平日裡自己在家慢慢琢磨,尚可敷衍一二。值此良宵盛景,龍威赫赫,心中已是誠惶誠恐,又有陛下的三首珠玉在先,極盡絕妙好詞,臣更不知如何下筆。古人云‘眼前有景題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臣今日可是領教了。”

雖是忍不住冷笑了一下,皇帝心中終歸是受用的,遂道:“我見你先前塗改過一句,刪去的是什麼?”

楊楝才知他一直盯著自己,不覺暗暗叫苦,只得道:“是‘蓮舟載月歸’。”

“好句,為何不用?”

“只因陛下有‘林下美人’之句,豔冠群芳,侄兒的採蓮女自慚貌陋,故不敢爭妍。”

聽他說得有趣,皇帝亦不免呵呵笑了起來,當場將三篇御筆詩稿賞給了楊楝。徐太后亦跟著笑道:“原來皇帝是這樣罰人的,似此將來人人都要討你的罰了。”

“‘蓮舟’一句清麗,亦可將功抵過了,朕不是那般小氣之人。”說著回味起梅花美人與採蓮女之比,未及細想,卻見楊樗捧著詩稿搖搖擺擺地上來了。

皇帝一見便皺起眉頭:“我只道你不肯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