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言曰:“立一帝,廢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汝為山陽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許入朝!”

漢獻帝含淚拜謝,上馬而去。

傳承數百年的漢室,最終被魏代替……

☆、第六十一章 所謂吉兆……

曹植稱帝之事瞬間就傳到了另外兩國的耳中。漢王劉禪無所謂,因為對於他而言,每日所做的最多也就是在四位輔政大臣的幫助下點頭或搖頭即可,誰是皇帝這事兒貌似對他的日常生活不會有半文錢的影響。

但是俗話說得好,皇上不急太監急!

劉禪不急不代表他的麾下就可以像他一樣穩若泰山。譬如說廖立,亦或者龐統,當然還有關羽等一眾武將……

有人到漢中,報說曹植自立為大魏皇帝,於洛陽(鄴城太過偏北,對於之後的南征與西征均不利,是故曹植下令定都於洛陽。)蓋造宮殿;且傳言漢帝已遇害。劉禪沒有劉備那麼能哭,也不知道自己那個所謂的便宜兄長長得什麼模樣,自然也就不會像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那樣,聽到漢獻帝遇害的傳聞後,痛哭終日,但是畢竟麾下的輔政大臣不是玩泥巴的,所以當龐統與廖立進宮求見後,不過三日,漢王劉禪下令百官掛孝,遙望設祭,上尊諡曰“孝愍皇帝”。又過數日,漢王劉禪因“過於憂慮”,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務皆託與四位輔政大臣。

龐統與關羽、趙雲,廖立商議,言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欲尊漢王為帝。客串半仙角色的廖立說道:“近有祥風慶雲之瑞;漢中西北角有黃氣數十丈,沖霄而起;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應漢王當即帝位,以繼漢統,更復何疑?”於是龐統與廖立,引大小官僚上表,請漢王劉禪即皇帝位。本“抱恙在床”的漢王劉禪覽表後,從塌邊抹了點東西,然後不動聲色的擦在眼角,之後就哭道:“卿等欲陷孤為不忠不義之人耶?”

龐統上奏道:“非也。曹植篡漢自立,王上乃漢室苗裔,理合繼統以延漢祀。”

漢王劉禪勃然大怒道:“孤豈效逆賊所為!”拂袖而起,入於後宮。眾官皆散。

三日後,龐統又引眾官入朝,請漢王出。眾皆拜伏於前。廖立奏曰:“今漢天子已被曹植所弒,王上不即帝位,興師討逆,不得為忠義也。今天下無不欲王上為君,為孝愍皇帝雪恨。若不從臣等所議,是失民望矣。”

漢王曰:“孤雖是景帝之孫,並未有德澤以佈於民;今一旦自立為帝,與篡竊何異!”龐統苦勸數次,漢王劉禪堅執不從。

龐統乃設一計,謂眾官曰:如此如此。於是龐統託病不出。數日未能上朝理政。

漢王劉禪聞龐統病重,親到府中,直入臥榻邊,問曰:“祭酒所感何疾?”

龐統啞著嗓子說道:“憂心如焚,命不久矣!”

漢王劉禪問道:“祭酒所憂何事?不知孤可試聽之?”連問數次,龐統只推病重,瞑目不答。漢王劉禪再三請問。龐統喟然嘆曰:“臣自出襄陽,得遇先王,相隨至今,幾近言聽計從;今幸大王有漢中、涼州,西域之地,不負臣夙昔之言。然今曹植篡位,漢祀將斬,文武官僚,盡皆欲奉大王為帝,滅魏興劉,共圖功名;不想大王堅執不肯,眾官皆有怨心,不久必盡散矣。若文武皆散,吳、魏來攻,三州(漢州,涼州和忻州)難保。臣安得不憂乎?”

漢王劉禪說道:“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

龐統笑道:“聖人云:名不正則言不順,今大王名正言順,有何可議?豈不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

漢王劉禪說道:“現祭酒有疾在身,待到身體好轉,行之未遲。”

劉禪話音剛落,龐統“嗖”的一聲就從榻上竄了下來!將屏風一擊,外面文武眾官皆入,拜伏於地曰:“王上既允,便請擇日以行大禮。”漢王劉禪視之,乃是長史廖立、安漢將軍糜竺、青衣侯向舉、陽泉侯劉豹、別駕趙祚、治中楊洪、議曹杜瓊、從事張爽、太常卿賴恭、光祿卿黃權、祭酒何宗、學士尹默、司業譙周、大司馬殷純、偏將軍張裔、少府王謀、昭文博士伊籍、從事郎秦宓等眾也。

漢王劉禪驚曰:“陷孤於不義,皆卿等也!禪羞見先王也!”

龐統說道:“王上既允所請,便可築壇擇吉,恭行大禮。”旋即率百官漢王還宮,一面令博士許慈、諫議郎孟光掌禮,築壇於漢中武擔之南。諸事齊備,多官整設鑾駕,迎請漢王登壇致祭。

廖立在壇上,高聲朗讀祭文曰:“惟建安三十三年十月丙午朔,越十二日丁巳,皇帝禪,敢昭告於皇天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