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小兒比他老子曹艹還要狡詐!孤窮極一生,卻還是要敗在他曹家手中?”已經奄奄一息的劉備氣的不輕,嘴裡還不時的叨叨幾句,但是卻只是對改變大局無關緊要的嘮叨抱怨而已……
“大王,曹植命人射入書信勸降,不若大王將計就計,假意投降,卻趁機突圍出去如何?”此時劉備身邊僅有廖立在旁。
“公淵啊,孤馳騁沙場數十載,卻總是栽在他們姓曹的手中!孤不甘心!所以,孤決意死在這裡……”本已經有些玩完的劉備忽然眼神灼灼的看著廖立,“孤要轟轟烈烈的死去!公淵可有妙計與孤?”
“這……”這計策自然是有,但是廖立卻不敢說出來!因為這事兒一旦敗露,就算是龐統及自己的諸位好友已經身份顯赫,卻也難以保全自己!自己可剛剛出仕數載而已!自己還壯志未酬!
“公淵勿憂,這事兒是孤自己的決定,與你無關,稍後孤就命人書寫一份遺囑,命你與士元,雲長,子龍為輔政大臣,在阿斗尚未有能力自理朝政之時,由爾等輔佐。同時今日之事,孤也會一併寫入。所以……”劉備眼中閃過一絲決然與殺意,“孤今日就做一個惡人,若公淵不說,則今日這裡就多躺一個人……”
“諾……”廖立緩緩的將自己心中所謀盡皆告知劉備,劉備眼中的神采也隨著廖立敘述時間的延長而逐漸的亮了起來。
建安三十三年六月,漢王劉備向世人展示了他能夠成為三大巨頭之一的度量——劉備親身為餌,以城內僅六千餘人的敗退漢軍誘七萬魏軍入城,之後縱火焚城,魏軍死傷無數,逃出者十不足一……
新漢王劉禪繼位,由龐統,關羽,廖立,趙雲四元大臣擔任輔政大臣,但是因為雙方盡皆損失慘重,所以只得罷兵言和。
唯一的動靜也就是新漢王劉禪在數多大臣的進諫下追封自己的父親劉備為漢昭王。
而吳國卻也沒有閒著,雖然沒有參與到這場漢境內的紛爭,但是天下並非只有大漢這一國的存在——在魏軍表示誠意先行撤出主力西進後,吳國也陸陸續續的將大軍撤出,同時由遼州東渡,進入倭國,此時倭國還是戰國時代,眾多的勢力範圍錯綜複雜,戰亂不斷,而吳國很友好的發揚了和事老的角色,當然很多人都不聽話——畢竟你一個外來戶憑什麼充當執牛耳的角色?
於是吳國的主帥張戰同學就向倭國的諸多大名們展示了什麼叫霸道!
不聽話?很好!打!
聽話?更好!交出權力!不交?那對不起,當和事老很費力的,所以繼續打!整整十五萬大軍被陸陸續續的派遣到倭國國土上,最終在劉備死後三個月,也就是建安三十三年九月十七日,倭國全境被吳國拿下!而倭國雖然資源貧乏,但是卻有比較不錯的黃金儲備,這可是好東西啊……
不得不說,雖然倭國士卒戰力低下,但是前赴後繼的拼死戰鬥,卻還是讓吳國損失不少的戰力,在倭國投入了十五萬大軍,前前後後殲滅了五十萬倭軍,但是吳國卻也損失了將近八萬的兵力,而且倭國中還時不時的有小波的反對勢力組織的武裝反抗,所以吳國又從本土抽調了六萬大軍前往鎮壓,三國中地盤最大,兵力最多,但是能夠自由調動的兵力卻最少!這讓本有心討伐另外兩國的吳國只得眼睜睜的看著機會從手邊溜去,孫策更是急的直跺腳!
而又趁機作亂的劉協最終被惹惱了曹植,在一眾大臣的建議下,曹植最終還是決定採取強硬手段!
當然這事兒自然不會讓曹植親自動手……
卻說司馬懿等一班文武,入見獻帝。
司馬懿奏曰:“伏睹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群臣會議,言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清閒之福,祖宗幸甚!生靈幸甚!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劉協見此奏大驚,半晌無言,覷百官而哭曰:“朕想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統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初無過惡,安忍將祖宗大業,等閒棄了?汝百官再從公計議。”
司馬懿引李伏、許芝近前奏曰:“陛下若不信,可問此二人。”
李伏奏曰:“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也。”許芝又奏曰:“臣等職掌司天,夜觀乾象,見炎漢氣數已終,陛下帝墾隱匿不明;魏國乾象,極天際地,言之難盡。更兼上應圖讖,其讖曰: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