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部分

度,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土地兼併,第二是放開戶籍制度,允許工、農和商之間隨時互換身份,當然低階的賤戶、奴戶還有妓戶在一定時間內還存在,但這也是要取締的,當然這也是有限制的,對於世界大形勢 下,奴隸貿易的興盛,巨大的經濟利潤下,朱影龍可沒有想過對所有民族都是平等對待的,至少東面那個鄰居,他就很想把那上面的男人變成奴隸,女的變成妓女。

在現有的國內形勢下推行“土改”不能採用激烈的手段,只能採取一些比較溫和的手段,這一點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可以借鑑的,用新的技術或者其他高利潤的產業從大地主中將土地換了出來,然後以國家的名義分給農民耕種,逐步的讓失去土地的農民獲得土地,並且清理全國耕地,對沒有地契但無故佔有土地的人,不管是官還是民,多出地契的部分予以沒收,然後發還給農民,同時下旨土地買賣必須經過官府,嚴禁私下買賣土地,在戶部下增設國土資源司,負責清算和丈量全國的土地資源,超過一定數額的土地買賣須上報批准。

當然,朱影龍清楚現在的大明學日本“明治維新”的那一套還比較難,因為日本“明治維新”的時候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國內改革的思潮已經形成,且沒有嚴重的思想包袱,而如今大明卻不一樣,朱程理學仍然大行其道,讀書人思想僵化,被“存天理、滅人慾”的那一套理論毒害,又太過於理想化,以自我為中心,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極力排斥,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搞“明治維新”那一套只能是個輔助的改革,真正的中堅力量,還是強行丈量土地,沒收“黑土地”,然後深化推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還有就是“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納糧”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兼併已經稅收混亂以及課稅繁重兩大難題。

第二十卷:變法自強之第十章:金屋藏嬌(二)

居正是有明一朝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當然最令後人 他領導的變法改革,其中兩條法令對朱影龍這個後世之人更是耳熟能 詳,一條是“考成法”,所謂考成法,就是對中央朝廷發出的各項政 令,進行考成。檢查執行的情況,對各級官吏進行考核獷做出評估,然後根據評估給出一定的等級(或者說是分數),優異者留任或者升遷,不及格著貶官或者罷官,這有點像後世的“問責制”,只不過考成法是在張居正以個人威信下強行推行下去,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發掘任用了許多像海瑞一樣的清官,不過,封建王朝那種典型的人治制度,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好的政令往往不能延續下去,糟粕反到能生命力愈來愈強,張居正一死,“考成法”霎時間沒有了繼承人,又由於“考成法”極大的傷害了許多當了官就有了錢途的官員,於是“考成法”逐漸留於形式,成了空法;還有一條是“一條鞭法”,編法、明編法、總編法等。後“編”又作“鞭”,間或用“邊”。主要是總括一縣之賦役,悉併為一條,即先將賦和役分別合併;再通將一省丁銀均一省徭役,每糧一石編銀若干,每丁審銀若干;最後將役銀與賦銀合併徵收。張居正完全取消徭役;裡甲體系不管在形式上還是實質含義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殘留的人頭稅都將併入田賦之中。而納稅人可以透過分期支付單一的、固定的白銀來履行對國家的義務。

一條鞭法改革主要是役法改革,也涉及田賦。明代徭役原有裡甲正役、均徭和雜泛差役。其中以裡甲為主幹,以戶為基本單位,戶又按丁糧多寡分為三等九則,作為編徵差徭的依據。丁指十六至六十歲地合齡男丁,糧指田賦。糧之多寡取決於地畝。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畝稅。這種徭役制的實行,以自耕農小土地所有制廣泛存在及地權相對穩定為條件。明中葉後,土地兼併劇烈,地權高度集中,加以官紳包攬、大戶詭寄、徭役日重、農民逃徙,裡甲戶丁和田額已多不實,政府財政收入減少。針對這種現象,不少人提出改革措施,國家從保證賦役出發,遂逐漸把編徵徭役的重心由戶丁轉向田畝。

一條鞭法的實行。在役銀編徵方面打破了過去的裡甲界限,改為以州縣為基本單位,將一州縣役銀均派於該州縣之丁糧。編徵時並考慮民戶的土地財產及勞動力狀況,即所謂“量地計丁”。

差徭和田賦,對農民來說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剝削。在未實行一條鞭法以前,差徭之中雖然有一部分攤派于田畝,但所佔比重很小。實行一條鞭法後,役銀由戶丁負擔的部分縮小,攤派于田畝的部分增大,國家增派的差徭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攤丁入地地性質。它不只減少了稅目,簡化了賦役徵收方法,更重要的是賦役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