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懷才不遇,今得遇貴人,豈有錯過之理?”當即單膝跪道,“末將領命!”
王文君讓衛朝英起身,衛朝英起來,轉身對著一班部下道,“郡中遭受水澇洪災,我等迫於飢餓做賊,如今大人信得過我等,意欲率領我等共同治理洪災,各位若有同心之憐,便留下與我共同輔佐大人,若想離開,我也不攔。”
一班部下,三十餘眾,一個不走。
衛朝英與王文君結伴同行,王文君笑道,“衛統領這班部下雖都留下了,但看得出多有糾結之緒。”
衛朝英聞言回道,“大人莫怪,在大人之前,幾任郡守頗不得民心,大傢伙對大人難免有些…”
王文君道,“懷疑對吧?衛統領,本郡不僅要得到他們的擁戴,還要得到全郡百姓的擁戴。但新官上任,豪言治水,非同一般,本郡要十分倚仗衛統領的本事。”
衛朝英不解王文君此話全意,恭然道,“但憑大人吩咐,末將必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王文君笑道,“赴湯可矣,蹈火不必。”
衛朝英聞言一笑,只待一瞧王文君如何一展拳腳。
(本章完)
正文 入郡衙
本卷講述龍庭氣節,護國雙柱的故事,敬請各位讀者閱覽!
。。。
。。。
走了半日,天色將晚,王文君領著眾人直向郡衙行去,途中命衛朝英傳令隊伍整冠肅衣,不得有痞氣,進入郡守衙門,必須氣高一層。眾人但見首領劍眉星目,氣勢旁露,油然生出一陣鼓舞,紛紛整理衣冠,列隊齊整,威勢跨進郡守衙門。
在衙門內率隊迎候的自然是早一步聽到新官上任的守丞,此人名喚万俟傑,受前任郡守感染,向來慵懶,傲慢非常。万俟傑聽說新來上任的郡守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不等傳信之人把話說完便將人支走,早早安排下去,想給年輕郡守一個下馬威。
万俟傑萬料不到王文君竟有護衛親隨,身旁衛朝英氣勢逼人,万俟傑不敢怠慢,身後部下見守丞恭敬,自也不敢亂來。
傳旨公公宣讀聖旨,万俟傑下跪接旨,端不敢有半點差池。天色已晚,万俟傑命人灑掃庭除,禮遇傳旨公公。
傳旨公公在郡府衙門歇息,待万俟傑等人散去,與王文君私下道,“此次聖上不設監御史及郡尉,諸事惟卿,這不啻於給了王大人一把雙刃劍,用意朗然,王大人可不能辜負了聖上的一片栽培之心吶。”
王文君應道,“文君自當竭盡所能,不負聖上所託。”
翌日,傳旨公公告辭回京,郡中官員相送,送別傳旨公公,万俟傑託言家中有事,匆匆返回家中,衛朝英見狀即有不悅之色,王文君示意無妨,微微一笑道,“守丞身居高位,必然是素有原則之人,既言家中有事,必不是欺瞞本郡之語。處理好私事,方能心無旁騖,本郡明日召開治水會議,可不希望守丞心不在焉啊!”
万俟傑聞言陪笑道,“不會,不會。”
王文君又對其餘官員道,“你們也回去吧,明日會議,還望各位準時出席。”
一眾官員聞言,紛紛散去。
王文君率領部下餘眾返回衙門,衛朝英一跨進府衙即怒道,“大人何必對那些狗東西低聲下氣,只需大人一聲令下,末將便要了他們的狗頭!”
王文君和顏道,“衛統領自稱末將,卻不知不可以下犯上之理麼?”
衛朝英聞言猛地一驚,自覺理虧,連忙跪道,“末將怒火攻心,出言冒犯了大人,還請大人降罪!”
王文君扶起衛朝英,又笑道,“本郡初出茅廬,還未一展身手,下級多有不服,此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以武力威逼,不見得能有什麼效果。万俟傑在本郡上任之前,是此地官員之首,他還有可用之處,不可妄動。”
衛朝英急道,“但若那廝不聽話又當如何?”
王文君聞言看了衛朝英一眼,輕鬆道,“衛統領且放心罷,本郡絕非無能之輩。衙門裡有不少差服,你讓他們換上。”
衛朝英遵命,領人換好差服,在其餘人都為著上差服高興之時,衛朝英卻依舊穿著舊衣,悶悶不樂,一個人拔劍而舞。
王文君聽說衛朝英悒悒不樂,親自拿著副將盔甲前來勸慰,踏進大院,但見衛朝英一人獨舞,劍法高妙,示意旁人無須見禮。
衛朝英自也瞧見了王文君捧著盔甲出來,本想任性不理王文君,繼續舞劍,轉念又想自己帶頭不服,豈不是自絕於人,還有何前途可言?想及此,衛朝英收起劍勢,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