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準去置。很明顯,給女孩辦嫁妝要比給男孩送彩禮負擔重。

按照當時的購買力來換算的話,范仲淹所說的1貫大致相當於現在的4000元,20貫即8萬元,30貫即12萬元。也就是說,在范仲淹的家族裡,男孩娶親需要送8萬元的彩禮,女孩出嫁則要帶12萬元的嫁妝。

可以說,嫁個女兒比娶個媳婦貴多了,如此反差巨大的價效比,更是給重男輕女的學說增添了市場。甚至可以說引發了後來女兒是賠錢貨的思想。

當這些人定下了這類習俗之後,其他人自然要照著來。

因此,南宋袁採在《袁氏世範》卷中說:“有生一女而種杉萬根者,待女長則鬻杉以為嫁資。”家裡生了女兒如果不早種杉樹作準備,等到女兒長成之時,不是債臺高築,就是嫁女失時。這也是為何宋朝盛產“剩女”的原因之一。當時可真是富了一群女婿,窮了一幫丈人。

那麼既然如此,女方出嫁時沒有嫁妝行不行?

呵呵,真的不行。

沒有嫁妝,一般的家庭是不會答應迎娶的。

在宋人劉府的筆下,曾記錄了一個官員女兒王瓊奴的故事。她曾錦衣玉食,擅長刺繡且會作詩,十幾歲時父親被免職,返家途中父母雙雙過世。瓊奴的兄嫂掌握著大部分家產,因為沒有嫁妝,未婚夫拒絕娶她。最終,留在瓊奴身邊的一個老僕人說服她給一位富官做了妾。劉府描寫了瓊奴此時的慘狀,經常被富官的正室妻子毆打。

有這樣的社會背景,就可以看出唐人賢是假大方,真算計了。

一匹踏傷了蹄子的馬,卻拿它當好馬送與心上人。看上去是很大方,但是這樣一匹好馬,真的是八百貫不少,兩千貫不多。

沈月嬌收的開心,以為心上人愛自己,但是真到出嫁那一天,她的爹非讓這匹馬愁死上不可。

這是絕對會發生的,不是說笑。不要說沈仁富這樣的小官兒。就是王族,歷史書上也寫他們不得不照著來。

也就是說,男方給的越多。女方到時候陪嫁就必須更多。

如果女婿想宰老丈人一筆,那麼努力給錢給東西就行。到時候老丈人非砸鍋賣鐵不可。

“月娥,你過去勸勸月嬌,那馬還是不要收了。她一女子,也用不上這樣的好馬。”沈安才皺眉道。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沈安才身為一個讀書人,認識的人中沒少這樣從窮書生變富有的。

畢竟大宋的行情下,書生才是“佳婿”的標準。

而他們自家。不要說沈仁富家,就是沈家汴京合族上下,都弄不到這麼好的馬。比這馬更好的嫁妝……怎麼出?

他下意思的便讓自己妹妹去勸說堂妹,不要收。因為這已經不是堂妹一人的事。到時候沈家嫁女,嫁妝不厚,甚至不如夫家。丟人的也不會是沈仁富一個,而是沈家盍族上下都會丟人。

“哥哥。我只怕堂妹不會聽。”沈月娥也明白哥哥的心思。

其實沈月娥會走穴賺銀子,未嘗沒有為自己置辦嫁妝的打算。

大宋的風氣就是如此,她明白,但是她擔心堂妹不會明白。

果然,沈月嬌沒有想這麼多。見這麼好的馬送自己,她笑的眼睛都要沒了。

“人賢哥哥,你對我真好。只是我還小,這麼好的馬,我怕是騎乘不了。”心上人送的,沈月嬌心中想要,不過她還是假裝推遲。

沈月娥受了哥哥的命,正好過來說:“是呀,唐公子,這樣的北地馬,只有男兒騎它,女孩兒家家的可不好騎。”

走***才不能說好,但是絕對不會太差。沈月娥的拒絕便很是舒服,一點兒也沒傷了雙方的情面。

“這有什麼,一匹馬而已。如果想要我家多的是。”唐人賢裝逼道。

唐人賢偷偷看了趙禎他們的臉色,見他們沒什麼變化,心中罵道:土包子!什麼都不懂。

他對身邊的人暗示了一下,身邊的人在一起久了,立即明白,故意道:“唐公子真是大方,這樣的好馬少說也值兩千貫吧?”

“要不了。當時我也就給了契丹人八百貫罷了。”他又在亮自己的優勢了。

得意洋洋的樣子,似乎在等著沈石他們被自己嚇唬倒。

第147章 書生的幽默

“果然是尚書公子,比不了。出手便是800貫的良駒。”那人感慨著,似乎真的是頭一回知道這馬的價格。

唐人賢立即又對沈月嬌說:“月嬌妹妹如果想要,拿去就是。”

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