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根本就沒有高手。宋青書根本就不用施展什麼精妙的招式,一柄快劍,身影如風,劍出如電,手下一劍一個,並無一合之敵。
這隊盜匪共有三十多個,在宋青書遇到的盜匪中算人數較多的了。以前遇到的盜匪,最多的時候有五十多個,少的時候,只有一兩個,居然就敢在半道上喊什麼‘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膽敢說不字;上前揪腦袋。死在荒郊外;管宰不管埋。送上望鄉臺;永遠回不來’。
宋青書連殺了二十多個,終於給剩餘的盜匪殺的膽戰心驚。
既然是盜匪,雖然不乏什麼被逼無奈的;畢竟生逢亂世,所謂是‘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亡命之徒。
見到宋青書劍出亡命,也激起了這些人的兇性。既然近戰不能夠奈何你,我遠戰還不行嗎?
於是紛紛躲到遠處,想要用弓箭射殺宋青書。
可惜的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宋青書修煉的《龍象般若功》雖然還沒有練到大成,但是也是比自己的內功修為還要高。
如果是蒙古兵的正規羽箭,宋青書還會退避三舍,不過就這些垃圾弓箭,宋青書還不放在眼裡。
宋青書揮劍在身前舞得幾下,便將射來的十幾支箭全部斬斷或撥落,連他的衣角也未傷到。即使有人在背後暗施冷箭,射到宋青書身上也不過是射穿衣服,刺破面板罷了。同時腳下不停,已欺近這十來個盜匪身前丈許內。
這麼近的距離,盜匪已來不及放箭,便各執兵器一起攻來,有的揮彎刀,有的刺長矛。
宋青書一招“旱地拔蔥”,身法急轉,從天而降,對著這十來個盜匪,手起劍落,一眨眼十數劍刺出,這些盜匪只感覺脖子一涼,便紛紛倒地,失去了意識。
村民們得救,有的驚嚇過度,雖然得救,還是逃命似地直跑得不見蹤影。有的則被嚇得癱軟在地,半晌起不來。有的見親人死在盜匪手裡,現在正在鞭屍,但還留下來能夠走動的,大部分都過來向宋青書拜謝救命之恩。
這些村民們沒什麼見識,但是也是聽說過江湖中人,飛簷走壁,眼見得宋青書施展起輕功來腳不沾地,縱掠如風,一動起來猶似毫無蹤跡,便知道宋青書便是江湖中人。都過來伏地磕頭拜謝道:“多謝少俠救命之恩!多謝少俠救命之恩!”
宋青書連忙扶起領頭的一位,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我們的本分,何須道謝,大家快快請起,折煞小生了。”
看到一個個年過花甲的老者倒地向自己磕頭,宋青書覺得百感交集,手忙腳亂的扶起眾人。
“諸位,此處既然已經被地方發現,雖然已經被我殺了,但是焉知他們還有沒有同夥,要是我走後,他們同夥到來,恐怕又是一場災難,所以這裡已經不安全了,大家還是另尋一處深山老林躲藏吧。”
“恩公說的是,咱們聽恩公的。”
“對對對。”
“聽恩公的。”
。。。。。。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宋青書等到村民們將東西收拾好,然後在村中老者的帶領下,向人煙罕至的深山老林中行去之後,又在村莊中等待了許久,沒有看到盜匪的同夥前來,這才安心的繼續上路。
宋青書離開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馬匹和盜匪的馬匹因為眾人的打鬥,早就驚慌之下,跑得無影無蹤了。
就在他感嘆自己好人沒好報,救了人,居然還把自己的馬給丟了的時候,居然發現了一頭小黑驢。這當真是意外之喜。
為了感謝‘天無絕人之路’,宋青書還給小黑驢取了個名字,叫做‘黑炭’。
學著張果老,宋青書倒騎著小黑驢,一路上優哉遊哉的再一次上路了。
宋青書由馬換乘了小黑驢,雖然沒有了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但是自己又不急著趕路,換乘了小黑驢後,到覺得更加自在了。
宋青書換乘了小黑驢後,便不再走官驛大道,轉走鄉野小道。
一路上倒是沒有了那些盜匪肆掠,官兵縱橫的場景,見到的都是山中美景。
冬日的山中沒有了夏天的那一團黏稠得化不開,你根本看不清山的真容的綠。而是另一番別樣的滋味,特別是在晴朗的日子裡,山的輪廓,盡收眼底。你甚至能看到那一棵棵疏疏落落的樹木。那種清疏的感覺,帶給你的是內心的一派明朗。最是黃昏時分,晚霞灑滿山頂,遠遠望去,山在清疏中,溢一份爛漫。那一刻,對於一座山,你會禁不住產生一種神聖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