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驗!”

“是!”眾衙役答應一聲,繼續翻弄起來。

可當點驗完全部煙土後,那種甲片,卻再也沒發現。

見再無別物,府尹便命眾衙役收拾現場,自己取了那些甲片,與馮慎來在後堂。

進堂後,二人便閉門掩窗,將所得甲片一一鋪在案上。

放眼看去,案上棉甲共有八片。四片顏色為黃、白、紅、藍,其餘四塊,兼有紅、白鑲邊。八片甲佩,大小盡同,皆以銅釘卯飾。用五彩綿線,繡了些無角怪龍的紋樣。

馮慎看罷,隱隱感覺事態不小:“大人,這些……都像是八旗貴胄的甲裳!”

“確是八旗無疑,”府尹眉眼之間,暗含著一抹憂色,“只不過……那上繡的圖樣,卻十分的古怪!”

“哦?”馮慎稍稍一怔,“卑職愚鈍……還請大人明示。”

府尹抬手一指:“賢侄仔細瞧瞧,看這無角龍紋足下,生著幾根爪趾?”

“一、二、三……”馮慎心中一顫,“竟有五爪!”

府尹頷首,默然不語。

馮慎心知,“五爪為龍、四爪為蟒”。普天之下,僅天子一人可衣九龍繡緞。就連皇子在未登基前,除逢大典祭祀,也輕易不敢服龍。至於臣子王公,只能以蟒紋繡飾。若遇聖恩,頒賜下五爪龍緞,亦應剔去一爪,化龍為蟒。然無論龍或是蟒,頭額必生兩角,又豈會如那些甲片所繡,頂上空空?(注①)

想到這兒,馮慎又道:“大人,先不說四爪、五爪,單單這頭頂無角,便有些類蛟非龍了……也未曾聽說八旗軍中,有以蛟繡飾的。”

“本府也是百思不解啊……”府尹嘆口氣,又道,“且不管繡樣了,以賢侄之見,這八塊胄佩,原屬鎧甲何處?”

馮慎忙取了一塊,放在眼前打量:“這甲片上窄下寬,呈個斜矩形狀。卑職竊以為,這是塊護腹的‘前擋’!”

府尹點點頭,以示同意。

這大清國的甲冑,外面多裹以棉緞。滿人入關前,身處極寒北地。若是尋常銅鎧,往往耐不住凍。所以,他們以厚棉為表,內嵌環甲鐵葉。既可禦寒,又能防身。

棉鎧由圍裳與甲衣兩部構成。圍裳分左右,中間繫有虎頭蔽膝;甲衣之上,另有護肩、護腋與護心鏡。腰間左側有“左擋”,右側空留,為佩刀掛箭之用。而當中前襟下,便是那塊護腹前擋。

眼下雖知這是些前擋,可馮慎與府尹,還是毫無頭緒。直瞪著那些怪異的繡樣,一籌莫展。

突然,馮慎想起一件事:“大人,聽說有片前擋被扯裂了,還掉出條絹帕來?”

“是有這事,”府尹道,“最初不知煙內藏甲,衙役們拆封時,粗手笨腳的割扯破了。絹帕又塞入原處,鑲藍旗那片便是!”

馮慎聞言,趕忙看去。鑲藍那前擋上,果真劃出道口子。馮慎將手指探入一夾,一條白色絹帕便抽了出來。

“這絹帕上沒瞧出什麼門道,”府尹苦笑道,“我已細看多時了。”

馮慎不死心,只將那絹帕摸看不止。可瞅了半天,卻真如府尹所言。任憑馮慎透光仰察、揉捏甩握,那帕上依舊素白如紙,瞧不出什麼異樣。

見無發現,馮慎只好做罷。他取起那鑲藍前擋,打算將絹帕先塞回去。

挑起前擋破口的一剎那,馮慎眼中一亮:“大人!這裡襯上……好像還繡著字!”

“哦?”府尹快步上前,“在哪裡?”

馮慎趕緊裡襯外翻,將裡面所繡,亮了出來。

待定睛看時,二人卻都傻了眼。裡襯上所繡文字,他倆皆一字不識!

半晌,馮慎道:“大人……這是滿文……”

“不錯,”府尹思索一下,才道,“賢侄,你取筆墨,先把這滿文另謄於紙上。”

馮慎明白府尹用意,也不多話,依言抄寫。

等馮慎謄好,府尹這才開門傳命。不多時,一個衙役匆匆趕來。

這衙役在旗,祖上從龍入關,曾是王府的隨旗包衣。因此,識得滿洲文字。

見了府尹,那衙役便打個千兒,問道:“大人有何吩咐?”

“你來看看,”府尹將謄好的字遞給那衙役,“上面寫的什麼?”

“是。”那衙役答應一聲,接了過來。

那衙役才掃了一眼,突然擰眉皺額,又將那字重閱了數遍。

見他神色不對,馮慎與府尹相對一視,催問道:“是什麼意思?”

那衙役聽聞,這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