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不解時,曾三與弘智卻急急從塔中奔來。
得知僅有二陳來寺,曾三等如釋重負。陳晉元心掛著相輪之事,當時也未多想,只顧著向曾三相詢。
曾三眼珠一轉,便說塔內另有乾坤,當下邀二人進浮屠一觀。
二陳一聽,欣然入內。剛進塔中,陳晉元就覺氣氛不對,待要回身,退路卻被眾僧堵死。
等把二陳制住,曾三也算直截了當,說他們假扮了僧侶,為的是在這寺中圖謀一樁勾當。既然被二陳撞見,那就索性撕破面皮。
然陳晉元畢竟為一縣之宰,他若久不歸衙,差役早晚會尋到這摩崖寺來。再看到陳維業時,曾三卻心頭一亮。因前番交際,曾三知陳晉元視這侄兒如同親生子,只要以陳維業的性命為要挾,陳晉元必會老實就範。
慮及此節,曾三越想越暢,不消多時,竟生出個一石二鳥的狡計。
曾三先點了三名能說會道的手下,便是那婁、方、王三人。讓婁得召充成縣衙新聘的師爺,方、王則扮作差役捕快。準備完畢,歹人將陳維業扣在寺中,由曾三與二魔使一同,親自押著陳晉元返回縣衙。
因侄兒命懸賊手,陳晉元對曾三的安排不敢不遵。回衙後,陳晉元召齊諸吏,將婁、方等三人當眾任命。並言自己與典史即刻便要開往原籍省親,在回來之前,縣裡一應公務,皆由婁師爺全權代署。
聽是縣宰親口吩咐,眾差諸吏雖覺事起倉促,但也無人疑心。待把印信交接後,曾三等人又暗中脅迫,將陳晉元復押至寺中囚禁。
如此一來,眾匪不單不怕二陳道出所見,並還使得平谷一縣盡落己手。有了“縣衙”這面旗號,日後行事自然會便利不少。
欺下者,仍要瞞上。縣中差役好矇混,可若有朝廷邸報公文分派下來,卻需知縣親筆簽押回呈。故匪人也不急著害二陳性命,假使上頭有緊要文書,便由婁得召帶到寺中,讓陳晉元簽了再蓋印發出。
被囚期間,陳晉元逃意未減。奈何眾匪看守嚴密,陳晉元屢試不成,反被打斷了雙腿。怕再生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