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常目視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的秦淮河水,悠然說道:“夢瑤此刻在想什麼?”
秦夢瑤恍然驚覺,不自然道:“我什麼也沒想。”她倒是很少在李志常面前撒謊,因此心中確實有些不好意思。
李志常沒有追根究底,而是好笑道:“夢瑤什麼也沒想,難道是因為站在這裡很無聊,我現在突然想到一個故事,講給你聽一聽可好?”
秦夢瑤見李志常沒有追問,而是說要講故事,略微有些好奇,不知道李志常此刻想到了什麼故事,眨著美~目,油然問道:“什麼故事呢?”
流水潺~潺的聲音縈繞在兩人耳邊,遠處似有若無的琴音點綴著漫天風雪。秦夢瑤和李志常皆是風采過人之輩,但現在出門賞玩雪景的遊客卻沒有一個上前來搭訕。
兩人彷彿在這秦淮河橋上,獨立於這一方世界。
這便是由於兩人都是修道中人,而且到了一種極為高深的地步,縱然無意,也會讓普通人隱隱有些敬畏,不敢上前攪擾。
李志常緩緩張開口道:“從前有一位聖明的天子,他的兒子卻不怎麼樣,這位天子是一個有大仁心大智慧的賢君。害怕傳位給他兒子之後。將國家敗壞。因此便私下裡到民間去。尋找可以承繼他帝位的賢人。”
說到這李志常語氣頓了頓,露出一種奇怪的神情。
秦夢瑤知道李志常曾為帝王的經歷,似笑非笑道:“若是這位帝王是賢明的,怎麼會教不出賢明的兒子。”
李志常敲敲秦夢瑤光潔的額頭,一本正經道:“夢瑤少來笑話我。”
說著李志常用一種悵然的語氣道:“我沒刻意做過什麼好事,算不得好人,也沒刻意做過什麼壞事,也算不上什麼壞人。確實有時候十分恣意妄為了。”
李志常以前並沒有什麼真切的目標。若說有那邊是仍舊有些虛無縹緲的長生罷了。後來他也隨波逐流給自己找了個目標,追求武道,挑戰高手,甚至走上爭霸天下的道路。
幸好他有些天分,也有些運道,想做的事也做成功了,甚至還多了一個妻子。
但是終歸說來,這些都不是他人生想要的目標。
他不知道將來他要走什麼路,雖然他的一生已經算得上漫長了。
到現在他已經不想刻意給自己追求目標,每一個生命都截然不同。為什麼一定要給自己找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有的人有信念支撐,所以變得強大。
有的人只想散漫的活著而已。
李志常繼續道:“那位天子有天到了一處山僻幽靜的地方。溪水流淌,一人靠在溪邊一塊石頭上,將一個瓢在水中打轉。他有些好奇,出言問道:‘公為何將此瓢在水中轉?’,這人笑著回答:‘吾看破世情,卻了名利,去了傢俬,棄了妻子,離愛~欲是非之門,拋紅塵之徑,避處深林,虀鹽蔬食,怡樂林泉,以終天年,平生之願足矣。’”
秦夢瑤插口道:“我不喜歡這種人,不過祖師跟他倒是有些像。”
李志常正色道:“這便是我想回答夢瑤的問題,若是想要超凡脫俗,又何必有入世出世。若這人能夠看破世情,又何必定要破出家門。夢瑤所以也不必擔心,我修為愈高,離眾生越遠。也不必擔心我為了求道,有一天絕情絕性。”
秦夢瑤臉上一熱,心知李志常到底看出來她的擔憂,同時心中也放下一塊石頭。
秦夢瑤抱著李志常胳膊撒嬌道:“好了,你也不要一天給我說那麼多大道理。”
李志常含笑說道:“我不是在講道理,而是在說故事,要不要我繼續把故事說完?”
“算了,什麼從前有位天子,我又不是沒在書上讀過許由洗耳的故事。”秦夢瑤露出一臉鄙夷。
原來李志常所講的故事脫胎於莊子《讓王》——堯以天下讓許由。
李志常臉色一黑,心中想道:這孩子真是沒大沒小。
這時候一個異族華語飄然而至道:“秦姑娘當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有緣有緣!”
話音一落,一個頭頂儒冠的怪異中年人落入李志常和秦夢瑤的眼中。這人正是花間派這代宗主年憐丹,當日在武昌城中追殺秦夢瑤的高手之一。
他身旁兩女都是宮髻堆鴉,長裙曳地,配上婷婷玉立的身材,風姿曼妙動人,可惜臉上都用一塊紗布遮住了口鼻,使人難窺全豹,不過只是露出的眉眼,已教人感到她們必是非常美麗。
兩女一人吹奏著胡笳,一人把戴在兩邊手腕的銅環相互敲擊,發出高低不同,輕重無定的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