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暗勁,在與那位錢硯堂師兄交手過之後,裴浩便懂了。
據師傅郭雲深說,內家拳中分別有三步功夫,便是易骨、易筋、易髓,分別是鍛鍊骨骼,筋肉,還有骨髓。而前兩步功夫,骨骼和筋絡還有肌肉都好鍛鍊,唯獨只有骨髓最難鍛鍊到。
如他現在的明勁巔峰,完成了前兩步練法,已經算得上是一方高手了,但真正要以武通神,達到神乎其神,脫胎換骨的地步,就非要有完成第三步易髓的功夫不可。
在人體中,骨髓的功能是造血,拳術練到了骨髓,便等於全身大換血,“易髓”二字代表的便是脫胎換骨的意思。
郭雲深也說了,以他現在功夫,並不難領悟暗勁的奧秘,但是絕不輕易施展,因為發暗勁是極為消耗體力的,如果沒有修煉到易髓的那一步,暗勁便不能多發,否則會損耗心力,身體不出幾年就會垮掉。
裴浩明白,所謂的損耗心力,其實就是心臟衰竭之意,畢竟暗勁對身體的負荷極大,如果貿然施展,沒等功夫練出來,只怕人就已經先廢了。
至於如何練髓,在不久之後,裴浩也得到了真傳,便是形意一門特有的“虎豹雷音”之法。
為了更加讓他便於理解,郭雲深還特意找來了一隻貓,因為貓跟虎豹是一樣的,平時總哼著“嗯”的一股音響個不停。裴浩從他手中接過貓,仔細聽去,果然聽到了它的體內有“嗯”聲在輕微作響,而且抱貓的兩手上都有震動。
郭雲深解釋,練拳練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堅實,此時功夫要向身內走,就是要沁進五臟六腑。但這一步很難,就要用發聲來接引一下,聲音由內向外,勁力由外向內,裡應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
所謂雷音,也不是打雷的霹靂一聲,而是下雨前,天空中隱隱的雷音,似有似無,卻很深沉,正是拳語中“天地激盪,其音如雷”的道理。
虎豹雷音的具體練法,便是要控制自己身體上的每一處骨骼,肌肉,面板,五臟六腑,一同有規律的輕微顫動,然後將所有的顫動聲音匯聚起來,響成輕微的一片,好像天空中悶雷的滾過,進而融入自身的骨髓之中。
因為裴浩乃是帶藝投師,並且已經有了不淺的根基,所以他的練法自然和普通人循序漸進的練法不同。不過在正式傳授他虎豹雷音之前,郭雲深還是先將形意拳中的三體式樁功和基礎的五行拳,以及二十四法教給了他,讓他先練上一個月再說。
在第一個月裡,裴浩沒有練習其他技藝,除了每日修煉三體式,便是在反覆練習形意拳中最基礎的五行拳法。
而在練拳的同時,裴浩還得保持頭頂身正、脊背挺直、肩垂肘圓、膝頂趾抓這幾個姿勢。這種特殊的姿勢在拳術中有一個名堂,叫做“身具五弓”,同時也是形意拳的基本功架的“八須”,必須具備頂、扣、抱、圓、擺、垂、曲、挺八個基本特徵。
這“八須”每個字有都三個要訣,分別為三頂三扣三抱三圓三擺三垂三曲三挺,同時也屬於是三體式的要領,故合計為“二十四法”!
除了“八須”之外,二十四法還講究“九要”、“八論”、“四梢”。練形意拳首先就要用這二十四法來調正身體,身體調正好了,拳才能練得好,故這二十四法除了是形意拳的基礎,也是其中最大的奧妙,乃是形意拳的祖師們花了很長時間研究人體氣血執行的情況,才最終摸索出來的最有利於拳法修煉的最佳姿勢。
郭雲深告訴他,人自從出生起,就算從來不練拳,也會一直髮育生長,力氣也會隨著年紀漸長而增大,在達到一定的年紀後,才會逐漸開始下降。而力氣的增長,主要是由食物的攝入轉化為營養,營養滋生了氣血,氣血則不斷的執行以溫養筋骨,令筋骨變強變壯。這二十四法,便是形意拳祖師們研究出來,如何將食物更有效率的吸收,令氣血在體內執行得更活躍更快,令筋骨生長得更強壯的方法。
裴浩明白,這是郭師要為他日後修煉形意拳打下深厚的根基,是以沒有半點忽視,將這“二十四法”牢牢記在了心裡,並時刻提醒自己,不管是行止坐臥,還是吃喝拉撒睡,無時無刻不以二十四法來調正自己姿勢,一直到形成了肌肉記憶,甚至是一種本能之後,才算是初步做到了這一點。
另外三體式更不必言,這門樁功又叫做“三才式”,即天地人三才,也是二十四法中的靜功,更是形意拳所有變化的開始,所謂“萬變不離三體式”就是這個道理,對於這核心中的核心,基礎中的基礎,裴浩自不會有任何輕慢。
在練了一個月的三體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