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之前聚集而來的鋒芒威嚴。
“靈均何載,千古青鋒!”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天亦哀於天尊也
那或作劍形,或作刀芒,或作矛,戟,刺……總來言說,世間一切攻伐之鋒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而最後的手段,是太無天尊煉化了四百大衍以來所有的攻伐之道,世間一切戰火殺意聚集在一處所成。
於是殺道被搬動了。
太上斬妖在愕然之下,失去了自己的歸處。
然而縱然是殺道,也不過是四百大衍以來聚集的萬道其一。
在其中猶如滄海一粟,並不起眼。
青白色的大日外,彷彿披上了一層劍鋒。
重重疊疊,無盡鋒影,僅僅是一縷青白光輝便已超越世間最鋒利的兵器。
“神光意氣,永珍諸有,生滅明晦,天地玄黃,僅以此一道鋒銳奪之。”
太無天尊是道:“我卻不信,你那如是之力,能擋住這千古積聚的無上青鋒。”
“力皆有極,法皆有限,道亦有窮,世更有止,如是之權,雖能壓一時,但可能壓四百大衍,抵此千古奇鋒?”
太無天尊所開無上攻伐手段,世間至道全被攝走,故此時身處諸道之中,永珍眾生,哪怕空無之前,諸道皆為鋒銳,作太陽利刃,化在此千古青鋒之中。
“洞歌章,千古鋒銳。”
青白色的大日轉動一下,於是重重疊疊,密密麻麻的劍鋒兵影同時轉動。
嘩啦啦的聲音是萬兵碰撞疊加,天是鋒銳,地是鋒銳,虛假是鋒銳,真實是鋒銳,永珍皆是鋒銳,眾生亦是鋒銳!
太乙的概念之外,所知一切皆是鋒銳,列缺巨闕此時失去威嚴,萬神無越亦也止熄,世間一切攻伐之意,之念,之力,之法,之道,盡數加在太乙身上!
這便是太無天尊的至高手段!
“汝亦為吾之鋒銳!”
太無天尊聲音震撼:“洞玄章,汝見為兵!”
攻伐之威亂撼虛界,但太乙避開,再度化為不見。
“非是不見,而是並非此間中人。”
太無天尊很快明晰了太乙消失的原因,他存在於有無之間,這便是真正的“喪我如喪天地”,一切痕跡都找不到,但這種狀態,太乙卻也不能出手。
這倒像是無測之境了,只是太乙還未曾證無,這是能夠肯定的。
“洞天章,鎮照千方!”
太無天尊以無上攻伐之意化為無量量光明,證看十方諸像,此時十方天尊向他擊來,卻皆被無上攻伐之力所擊潰,於是生老病死等十方偉力在剎那皆滅,化為億萬萬塵沙不可復來。
無上攻伐之下,無有救苦之名。
凡光輝所至處,一切皆不得遁形,太無天尊使光明摧毀所過之世,覆滅無窮虛假,直至想把太乙逼迫,用洞天之光鎮下所有虛假之界,使得太乙不能走出,要麼自己困鎖於十方之外,要麼跳進來,與自己捨身一戰。
太乙在對撞中一直在逼退太無,而太無也同樣一直在拉扯太乙進來。
天尊間的拉鋸戰,只要他們想,甚至能夠持續數個大衍而不消停。
但太乙顯然並不準備就此束手就擒,同樣,如果動用瞭如是權柄,還被太無天尊所逼迫而出,那未免也太失顏面了。
而太乙也知道太無天尊的第三個意思。
自己若動如是,必然衍化十方之外,故太無的無上攻伐之力便能夠準確找到自己的所在之界。
十方之外,太乙是處於似有非有的一種情況,是隻有清靜第十二重“吾喪我”才能踏足的領域。
而到了如今,太乙更加明白清靜經的枷鎖含義。
清靜給予自己提供更上層次的心靈,精神的境界,而同樣,自己想要達到這種境界,卻不是僅僅是依靠修行清靜經就可以完成的。
悟道之事,全憑自己,清靜者,不過僅僅是引天尊進入其中。
故而,越是被清靜引導,越是與世間貼近,便越是不可解脫,但同樣,只要還在“世間”,不管是哪個世間,羅天也好,空無也罷,化外也成,此三者皆在“大世間”的含義之內。
超脫雖不得超,但世間與我為一,論羅天,談空無,入化外。
超脫之後,是何等境界?
無人見過,無人證得,如今的所謂“無境”,不過是從一片世間,抵達另外一片世間罷了。
出羅天而入空無,便是超脫了嗎?
出空無而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