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部分

教主在聖火令上刻此三大令、五小令之時,百姓受官府欺壓凌剝,苦不堪言。本教為眾百姓出頭,自己自然不可去做官家、做官府。但今日韃子佔我江山,神州淪於異族,我教的最大宗旨,奠過於驅除胡虜,拯救千萬百姓於韃子的鐵蹄踐踏之下。教主做官家、眾兄弟做官府,並不是為了欺壓百姓,而是拯救百姓,保護百姓。因此屬下等奉請教主為百姓而稱王。”楊逍、範遙、韋一笑等隨即附和。

這次明教首腦大會應天,本就意圖奉教主慕容燕為義軍的正式首領,就此稱為“明王”,打平天下後登位為帝,建立大明王朝。應天府大多數兵將出自明教,徐達、常遇春等大將,楊逍、範遙、韋一笑、彭和尚等教中首腦人物,對慕容燕向來尊崇信服,一致贊同,只朱元璋、李文忠、胡廷瑞等不願將大好基業奉之於慕容燕,然見大勢所趨,也不敢示意反對。

慕容燕知這時不能退讓,稍作推辭,便應了下來。眾人盡皆大喜,當即上前拜見明王。至此明教東西兩路義軍合二為一,盡歸總壇旗下。

第五十六章平定天下

天下主要的反元勢力,除了明教之外,還有姑蘇張士誠、台州方國珍。他們雖然和明教一樣都是反元,可對明教卻並不友好,三番四次和明教作對。明教向要北伐,就必須要現將這兩方勢力解決,才能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慕容燕便派徐達為主將,去征討張士誠,又派常遇春為主將,去征討方國珍。

此時明教東西兩路義軍合二為一,勢力大增,兼之又有五行旗勁旅相助,沒過多久,這兩股勢力便先後被平定。捷報傳回後,應天城舉城沸騰。

慕容燕的書房內,明教諸首領齊聚一堂,談論著剛收到的戰報。

彭瑩玉道:“這下好了,張士誠和方國珍被剿滅後,我軍再無制累,從此全力北方,滅元之日指日可待了。”

楊逍道:“本教自蒙古入寇中原開始,就一直致力抗元,時至今日,終於就要成功了。”

明教眾首領憶及往昔反元的坎坷經歷,都是不勝唏噓。

慕容燕道:“雖然現在形勢一片大好,但元廷實力依然雄厚,各位萬不可就此大意。”

眾人齊聲應道:“是。”

慕容燕頓了一下,又道:“眼見反元大業就要功成,咱們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之後的事了?”

楊逍、範遙等互相對望了一眼,不解其意,便問道:“教主想說什麼?”

慕容燕道:“本教的教義是濟世救民,所以聖火令第一大令,要求教眾不得為官做君。雖然迫於時局,咱們不再遵守這第一大令,但本教濟世救民的宗旨不能變。然皇帝和百姓的視角不同,立場不同,做皇帝的人不是個個都為百姓著想,所以最近我時常在想怎樣才能調和這個矛盾。”

彭瑩玉道:“只要教主日後做了皇帝。能夠勤政愛民,不就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慕容燕搖頭道:“縱觀古今,歷朝歷代都是開國清明,中期渾濁,後期糜爛,及至亡國時,積重難返,無可挽回。以我觀之,之所以會如此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個原因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那就是皇帝。自禹亡啟繼以來,中華兩千多年來的皇位都是父子傳承。父親是皇帝,那麼不管兒子賢與不賢,都可以做皇帝。一個王朝數百年,這期間只要有一個昏聵之君,就會導致國事艱難。我若做了皇帝,就算我能夠勤政愛民,可我的後代呢?誰又能保證他們也個個愛民如子呢?”

這事實在沒法保證,眾人又對望了一眼。皆無話可說。

隔了一會兒,殷天正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任誰做了皇帝,都會如此吧?”

慕容燕道:“正因如此,所以咱們才要解決這個問題。斷不能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事在我明教建立的王朝中出現。”

範遙道:“那教主說應當怎麼辦?”

慕容燕道:“橫觀江湖,包括我明教在內的各幫各派,沒有任何一個家首領的位置是父子傳承的。我明教歷代教主之間也毫無血緣關係。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以此為借鑑,改變中華兩千多年來家天下的局面呢?”

聽聞此言。楊逍等都感震驚莫名。在當今之世,皇位父傳子、子傳孫早已成為了天經地義的事。即便是皇帝本身沒有兒子,也會從宗室中過繼一個來繼承皇位,誰也不會去想皇位還能傳給其他人。慕容燕的這番話,無疑為眾人開啟了一番新天地,楊逍等只覺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門在自己面前開啟。

過了好一會兒,楊逍才定下心神,道:“那教主具體打算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