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風笑眯眯地道:“好了,最後這鬥米就是戶頭的了,去拿吧。”
張三河看著最少的那鬥米,垂頭喪氣地將它抱走,焉焉地將米倒進自己的米袋裡。
“來吧,下一個戶頭上來裝米吧。”
這次上來的是個白髮蒼蒼的老漢。
有了張三河的前車之鑑,他學乖了,將十八斗米細緻地分到十八個鬥裡,竭力將米分均勻了,就連最後剩的一小把米,他都一個鬥裡丟上五、六粒。
隨後各戶按照先前規定好的順序,上來將米領走,這次各個鬥裡的米分得極其勻,用不著怎麼挑選,所以很快就將米分完了。
這法兒新鮮,大家夥兒還從來沒見過這樣分米的,眾人在底下琢磨議論,漸漸地回過味來了:
讓分米的人最後領,他為了避免自己吃虧,肯定會盡量將米分得均勻。
眾人頓時都覺得這法兒公道,關鍵還特別巧,僅僅只是調整下分米的程式,便達到了這個效果,不禁個個喜形於色,對這位智計過人的大寨主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有誰還敢小瞧他。
程風笑道:“大傢伙覺得這法子好嗎?”
周圍的人群頓時沸騰起來,漸漸匯聚成一陣歡呼:“太好了!大寨主這招兒真高!大家再也不用擔心米分得不公了!”
程風伸手作勢壓下眾人的歡呼聲,繼續道:“自古以來,不患寡而患不均,錢糧分配不均就容易發生衝突。
今天我們把‘不均’的事解決了,下一步,我們還要齊心協力,儘快把‘寡’的事解決了,讓大家都能吃上飽飯、穿上新衣,我相信這件事不會太久就能實現!”
“好!太好了!寨主英明!”眾人的歡呼聲更大了,而程風制定的老人年齡越大,越優先挑米的規則更讓現場的老者感動涕零,因為這招可以鼓勵大家尊敬、孝順、善待老人。
朱武在一旁捻鬚稱讚道:“百善孝為先,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寨主這招既解決了分糧不公的弊端,又提倡尊親慈孝,對於收攏人心、安定山寨切實是作用非凡。”
韓世忠擊掌笑道:“好飯先盡爹孃用,好衣先盡爹孃穿。是個好男兒就該這樣!”
楊春提前得到訊息,有人要因為分米不均的事鬧事,他便藉口下山抓藥躲起來了,打算在背後看一場好戲,趁這機會整治一下程風。
誰知程風卻弄了這麼一手,在眾人面前出盡了風頭、樹立了威望,弄得他大失所望,他一個人躲在窗戶後偷覷著這一幕,氣得牙根癢癢。
他在暗中琢磨著程風,可惜程風的心思已經飄到華陰縣城,琢磨著如何讓寨子裡的大夥安穩地吃上飽飯。
琢磨人的人與琢磨事的人像兩條平行直線,思想上永遠不會有交集,而兩者的境界高低立判、格局大小已分,其人生結局也是不言而喻。
張邦安帶著楊連慶,騎著馬,溜溜達達半天時間到了束城,一番打聽,離縣衙不遠,果然有家金銀鋪名叫韓四郎,這店主叫韓起祥,在家裡兄弟排老四,故而起店名韓四郎。
走到店門口,楊連慶撇嘴道:“員外,這家金銀鋪店面不大啊!您瞧瞧,這一層的店面比咱們家的那些米店、布店要小一半。”
張邦安伸手敲了他一個爆慄:“你懂個屁!你沒聽說過風風火火的鐵匠、響響亮亮的銅匠、悠悠閒閒的錫匠、遮遮掩掩的金匠?弄個敞亮亮的大門,擺上十幾斤金飾,方便別人搶了就走哇?”
楊連慶摸著腦袋,不敢再瞎說話。一進店門,他倆馬上看出這裡與別處的金店有所不同。
一個高高的櫃檯,上面放個木架子,掛幾根銀項鍊、包金鎖片等幾樣便宜物件,看起來簡單寒酸,但櫃檯後面站著的三、四個夥計,無一不是打扮得當、穿著得體,頓時提升了整個店面的檔次。
店裡只有一兩個客人,與夥計低聲交談著,愈加顯得肅靜。
張邦安大咧咧地走進金銀鋪,徑直走到櫃檯前,對裡邊的夥計道:“勞駕,請你們掌櫃的出來,我有事請教他。”
那夥計見他衣著華麗、裝飾考究,一看就是個有錢的主,恐怕是大主顧上門,對他們很客氣地點點頭,說道:“二位客官請稍等。”便一掀門簾進了裡間。
一會兒功夫,一個頭發花白、留著山羊鬍子的老者跟他走了出來,一雙小眼閃著精明的光芒。
向張邦安二人微微一掃,未語人先笑,拱手堆笑道:“二位,老朽是此間掌櫃韓起祥,不曉得兩位客人是要買金銀首飾還是想代為加工金器?”
張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