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風此舉並不是做作,後世對种師道評價甚高,可以用大忠大智大勇來稱讚。
他對朝廷忠貞不二,以逾古稀之年,西擊西夏,北抗遼金,奉詔率軍勤王,更難得的是他眼光毒辣,思路敏捷,對戰場形勢往往判斷精準,當擊則進、當防則守、拿捏得當,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
只可惜他的種種建議,不被主政者採納,即便宋欽宗時被授為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河北、河東宣撫使,統率各路勤王大軍,也是時用時棄,用時視若珍寶,棄時鄙之如履。
只能說,從宋徽宗趙佶開始,趙家這幾任皇帝都不行。
程風來到宋朝後,並不因為有現代人的知識優勢而自視過高,他深知現實的環境是複雜的,遠不如後人看起來那麼簡單,歷史上能夠留名的大人物必有過人之處。
所以對於种師道這種大牛,他自然不願放過請教交流的機會。
程風跟著种師道走到後堂,只見牆壁上掛了一大張秦風路的地圖,地圖下有張棗木大案,案上書信堆積如山,案邊一支細長的白燭搖曳著光芒,一個銅爐裡炭火正旺,給堂中增添了不少溫暖。
堂內站了一高大男子,面白微髯、一襲青衣,手裡拿著幾封書信,似乎正在等著种師道。
种師道笑眯眯地問道:“浩兒,怎麼不去看看魚兒啊?小妮子一去好幾天,你不想她?”
那男子面露怒色,恨恨地道:“孩兒管教不嚴,竟然養出如此一個頑劣不堪的女兒,見了就生氣,還不如不見好!”
“哎!我種家的子孫還是膽子大點好,若都像你們兄弟倆安分守己,循規蹈矩,也成不了什麼大氣候!”
种師道有兩子,長子種浩、次子種溪,兩人才學不甚出眾、帶兵打仗也差點事,所以兩人官職並不高。
種浩以蔭補任了個從九品的文散官迪功郎,在種師道身邊幫忙處理文書、辦理雜事。
種溪則走的武官路線,任從八品的秉義郎、合門祗侯,他所在的合門司,掌朝參、朝賀、上殿、到班、上官等儀範,是個負責官員朝參、宴飲、禮儀等事宜的清要衙門。
眼前這位男子正是种師道的長子種浩,種魚兒的父親。
程風從兩人的對話中,也將他的身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種浩受到父親奚落,也不敢再就此事多言語,轉而說起正事來,舉著那幾封書通道:“鄰近傍晚,各地軍營又送來幾封函件。”
种師道邊朝桌邊踱去,邊問道:“有甚重要的嗎?”
程風見兩人說起軍務,自己不便站在一旁,便識趣地退到屋外,在門口等候。
“除了幾封請糧請餉、修補寨牆的日常請示外,第三將報來一份捷報!五百禁軍加上兩百多廂軍擊退了三千‘鐵鷂子’的圍攻,擊斃對方行將隈才思忠!”
此戰規模雖不大,畢竟是以弱勝強,還擊殺了敵軍將領,所以種浩說起來,一臉興奮。
种師道一臉平靜,語氣有些淡,“哦!知道了!”
種浩有些疑惑地看了看种師道,接著道:“第三將為參與此戰的九部部將王禮佛、承信郎伍傑請功,尤其是伍傑,此戰殊勇,用短矛擲殺敵將,曲端薦其為八部部將。”
种師道聞言,怔了怔,略一思忖,道:“此件先擱下,明日再處理。我與門外那位小兄弟說會閒話,你也一塊聽一聽吧。”
“那人是誰?”
“送魚兒回來的一位小兄弟,叫程風。”說著,种師道從案上拿起兩頁紙來,笑道:“蕭關的張一目是我的老部下了。昨日專門給我來信,也說了前幾日‘鐵鷂子’圍攻王禮佛部發生的事情。
但與三將的戰報有所不同,他說設計殺死敵酋的,正是這程風,九部部將王禮佛的表弟,尚未從軍。他在信中特地說程風有膽有識、重情義、明是非,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值得禮遇延攬、委以重任。
孰是孰非,我現在也糊塗了。不過,魚兒的一番話倒是與張一目信中所說的大體一致。”
種浩一臉難以置信,冷冷地道:“哼!魚兒一個小孩子,她說的話能信嗎?恐怕魚兒被此人哄騙了吧?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白徒子,能有這本事殺了‘鐵鷂子’一個正將?!
說來鬼才相信!就算經過訓練的新兵,初次上陣廝殺,碰上的還是夏軍精銳,不嚇得尿褲子就不錯了!”
“所以,我想把他叫進來親自問問,是非黑白一問便知,你也一塊聽聽吧。”
種浩不屑地點點頭,衝門外喊道:“兀那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