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6部分

距離最近的目標,新羅。為了對付新羅,倭國跟百濟結成了盟友。

“高宗年間,大唐征服高麗,滅百濟,新羅臣服朝廷,倭國圖謀落空,殊為氣憤,遂發兵來攻,支援百濟。龍朔三年,雙方在白江口一帶爆發大戰,劉仁軌、劉仁願率領大唐水師萬餘將士,百餘艘戰艦,與倭國四萬餘將士,千餘艘船艦激戰,最終戰而勝之。

“那一戰,倭國水師損失戰船四百餘艘,將士折損不計其數。因為恐懼我大唐攻伐倭國本土,自己無法抵擋,不僅大規模修繕海防,後來還將國都從飛鳥東遷。

“從那之後,倭國開始派遣唐使入唐,全方面學習我大唐文明。”

有關此戰,楊行密也知道一些,此刻聽李曄舊事重提,他自然知道用意,連忙抱拳道:“陛下放心,此戰嶺南水師定當奮不顧身,絕不辱沒先賢之威!”

李曄微微頷首,少不得勉勵兩句。

最後一批遣唐使抵達大唐,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李曄記得,倭國在前些年,還想派遣菅原道真來大唐,不過這人覺得大唐內亂,過來沒有意義,就沒來啟程。

自此之後,遣唐使從歷史中消失。

在倭國曆史上,發生過兩次重大改革,一個是明治維新,那是倭國學習西方,還有一個就是大化改革,那是倭國學習大唐。

但在李曄看來,事情遠不止大化改革

李曄接著道:“倭國那片土地,一直是蠻荒之地,百姓漁獵為生,穴居鄉野,使用的工具也只是石頭骨頭。直到彌生時代,‘渡來人’出現在倭國,帶去了陶器、鐵器、銅器及水田文化,倭國才進入農業社會,發展出文明來。”

文明三要素:城池、文字、青銅器。在“渡來人”出現在倭國之前,他們是沒有這些東西的。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文明社會,是一群真正的蠻荒野人。

楊行密一頭霧水:“陛下,何為‘渡來人’?”

李曄意味莫名的笑了笑,“就是從咱們中原遷徙過去的人。”

楊行密瞪大了眼睛。

李曄沒騙楊行密,事實的確如此。

雖然後世的倭國學者,認為“渡來人”除了中國過去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