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聊了聊自己的幾個兒子,說起了所謂的愛子之心。
才得了兩個養子的袁太監跟著也說起了為人父的喜悅憂愁,“以前還道哪裡有那般愁呢?我看著各位皇子,樣樣都好,再沒有這麼齊全的了,還道皇上多慮。如今自己成了父親,才知道這愁都從何處來,我那長子只會賣乖,旁的還看不出來,只愁以後不學好。但這幼子著實是聰明,自個兒學書都學了不少,只苦於無人教導——唉,只怕將來是老奴這身份拖累了他,讓他被別人瞧不起。”
袁太監此話說得頗為感觸,以前他就有這種看法,無論他在皇帝面前多大體面,那些官員也瞧不起他,雖不敢當面對他如何,但翻過臉去,不罵兩句便是好的了,再沒有能夠說話的。
如此一來,若是養兩個兒子只當為自己養老送終,不求權勢圖個富貴也就無所謂。若要求權勢,本朝沒有武舉一說,從軍又都是軍戶,再者昇平日久,也不是能憑戰功起來的時候。若是科舉,卻要有一個師父才好,而這師父——有哪個飽學之士願意給個太監養子啟蒙?
若要次一等,求個舉人秀才啟蒙的,袁太監卻覺得丟了臉面,這一來,可不就是難。
因有著在潛邸時候的情分,皇帝又是看著這個十來歲的小太監一步步成長為現在這個四十多歲的大太監的,又知道他是因為曾替自己中了毒,損了命數,這才如此顯老的,更覺得親近,哪裡容得別人瞧不起,當下就板了臉,給了話,“給那翰林院的曹德說,朕讓他去教長生。有他教導,有朕看著,長生定能好好的,這樣,可放心了?”
袁太監感動得兩眼溼潤,謝恩之後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又說了不少感人至深的話,倒讓皇帝愈發觸動了些心腸,還發了話,讓他明日把那長生領進宮來瞧瞧。
長生,長生,對皇帝總是有著些不同的寓意,但是得到這般厚愛,還是讓袁太監有些惶恐,他是看出長子未必能為,才想著讓幼子多添光彩,以後也要為自家光耀個門楣,卻沒想到會引得皇帝這般護短。
一邊惶恐,一邊又是得意,若不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長生小小人兒,哪裡能有這般福氣?
這樣想著,回去了少不得又把王平拎到身前教導了幾句,現學了些簡單的規矩,見得他做事條理分明,一點兒也不像不懂事的五歲孩童,甚至比著七歲的袁孝承還要穩重些,心裡頭又格外滿意,模糊有個念頭,以後的榮耀怕都是要從他身上得了,自此,也愈發上心。
待見了皇帝之後,果然討得龍心大悅,特特賜了一套書籍下來,又有各色物品若干,喜得袁太監眉開眼笑,終於體會到兒子有成是一種怎樣的喜悅。
袁孝承開始不服氣,但因為見過之前那些搞小動作的孩子是怎樣下場,他也不敢亂來,老老實實跟著學了幾日書,終究比不得袁長生,再見對方並不因自己學問不好而鄙薄,態度如初,他又自覺地慚愧,矛盾來矛盾去,自個兒彆扭了兩年,想通之後雖還是不喜袁長生,但也能做到不嫉恨不報復,心態平衡了許多。
袁太監頭一回養子——再沒想過當了太監之後還能有傳宗接代的兒子,比別人家的父親還要用心許多,早就關注著這兩個,雖然一開始對袁孝承無可無不可,只當是個能逗自己開心的寵物,但這兩年“父親”下來,也不是白叫的,倒也看出這孩子機靈是機靈,心性卻還不歪。
一時慶幸自己選的兒子不錯,一時又暗暗找了人開導袁孝承,不讓他走了歪路,跟自己兄弟幹起來。見得有了成效,心裡頭又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忍不住在皇帝說起類似問題的時候顯擺了兩句,卻是觸動了一件大事——立儲。
皇帝共有五子,都不是從一個肚皮裡爬出來的,也沒有一顆心的道理。佔長不佔嫡的,佔嫡不佔長的,母賤子貴的,母貴子貴的,再有個母妃出身平平,自身卻頗為受寵的幼子,如今也有十幾歲了,眼看著也是要入朝了,那早就不夠分的權力,又有哪個肯分?
明面上看著還好,但鼓吹立儲的人卻是越來越多了,且不說這幾個皇子一個個都招兵買馬讓大臣們無所適從,大臣們想要皇帝一個指向標。就是這些皇子們的內鬥也是愈發顯出痕跡來,讓想要做事的大臣們也畏首畏尾,不敢動彈,希望能得一個明確的太子,平了這些紛爭。
但皇帝,可還沒有這個意思,他還沒有準備把這江山和朝政交給他人,所以……無論說什麼,都是要得罪人的。
且本朝皇帝英明,大臣能幹,斷沒有一個太監說立儲的道理,袁太監留著冷汗把這話題敷衍過去了,以後卻是再也不敢在皇帝面前提起兒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