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用手整理,指出幾點不太合身的地方,顯得細心又周到。

“大哥——”李家俊嚥了口唾沫,說道:“我們倆一定聽您的話,認書識字,多讀兵書戰策,做讓人挑不出毛病的大將軍,給您打天下,保您做皇帝。”

“對,就是這樣。”徐春山覺得說晚了,趕忙附和。

“你們有這個心就足夠了。”陳文強笑著擺了擺手,“多學文化,多讀書。至於兵書戰策,以後會開武備學堂,到時你們認真學就是了。”

戀戀不捨,又有些感恩戴德地脫下軍裝,徐春山和李家俊開始認真聽陳文強的佈置。會黨不可靠,但也不是就棄之不用。即便是實施“養匪自重”的策略,有一支聽從命令的會黨武裝,也是瓊州商團、民團能夠長期存在的有利條件。

鄭鴻名不聽話,那就換人。瓊州三點會與青紅幫一樣,也是分散存在的小群體,聽從鄭鴻名的只是以萬寧為主的一部分。而會黨中人良莠不齊,可畢竟還有良的,也可以區別對待,就象當初整頓興義堂一樣。

徐春山和李家俊原本就是三點會成員,只要把江湖義氣暫時放在一邊,突破了脫離鄭鴻名、另立山頭的心理障礙,有復興會的資金和人員支援,發展壯大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顯然,徐春山和李家俊已經符合了陳文強的心理預期,接下來便是商議一些細節。比如暫時避開鄭鴻名的老窩——萬寧,先從其他縣開始拉攏整合三點會的工作;再有就是在鄭鴻名身邊安排人手,掌握他的計劃,以便在其起事時趁機取利……

在商議時,一直在旁邊默不出聲的萬福華也被叫了過來一起參詳。因為他更擅長經營管理地方,在陳文強走後,瓊州的大小事務便要交給他來處理。徐春山、李家俊自然也要聽他指揮,從他這裡得到錢財和物資的支援。

等送走了徐、李二人,陳文強的臉色凝重起來,看著桌上的瓊州地圖陷入沉思,久久不語。

“文強。”萬福華等了一會兒,開口說道:“你放心好了,我已經想通了,經營瓊州關係重大,我一定竭盡全力,爭取在兩年內具備佔領全瓊的力量。”

陳文強露出笑容,輕輕點了點頭,說道:“你來經營我是最放心的。如果兩年內能在瓊州安置二三十萬移民,並讓他們衣食無憂,咱們的軍隊也就有了著落。再加上瓊州本地人,南洋華僑和國內的熱血青年,組織起兩三萬的人馬,應該不成問題。”

“有兩萬精兵強將,就足以佔領兩廣,再繼而北伐,推翻滿清。”萬福華對形勢估計得相當樂觀,他還是以印象中的清軍作依據,自然很輕視。

陳文強雖然謹慎,但卻不想說出來影響萬福華的心情,而是笑著點頭,手在東南沿海拍了拍,“江浙是財賦重地。我在想,如果從瓊州運兵,在上海發難,結果如何?呵呵,只是紙上談兵,還要看形勢發展,日後再說吧!”

萬福華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江浙咱們剛剛發展,勢力是不及光復會的。若是聯手的話,倒是成功性大增。但如何聯,就是一個困難的事情。”

“是啊!這確實是個問題。”陳文強也希望和其他革命團體形成同盟,以壯大推翻滿清的力量,但細節問題讓他也頗為頭痛。弄不好同盟瓦解,革命團體之間勢如水火,或者因為聯手而洩露了復興會的核心機密,導致復興會的損失。

……………

陳文強對於革命聯盟很謹慎小心,但革命的北辰此時卻正在東京搞著革命大聯盟的事情。

惠州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其所造成的影響與1895年的那次廣州起義完全兩樣。正如北辰所言,廣州起義失敗時,“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漫罵之聲,不絕於耳;吾人足跡所到,凡認識者,幾視為毒蛇猛獸,而莫敢與吾人交遊也”;但惠州起義失敗後,“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後相較差若天淵”。據此,北辰“心中快慰,不可言狀,知國人迷夢已有漸醒之兆”。

不過,高興歸高興,後來清廷開始實行新政,國際上的壓力減輕,而北辰雖然在日本做了些事,但收效不大。久居日本,北辰也自覺無趣,便於一九零三年離開日本,前往檀香山。

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北辰發現自己的革命發源地早已被康有為、梁啟超的保皇派佔據,而自己親手創立的興中會竟然早已不見蹤影。失望之餘,北辰和保皇派展開了大論戰,無奈保皇派勢力坐大,無法撼動他們的地位。憤然之下,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了洪門致公堂,被封為洪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