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再戰涿鹿背景資料之燧人氏

燧人氏

燧人氏(生卒年不詳),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 幾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鑽木取火,成為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位列三皇之首,尊稱“燧皇”。

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火文化之鄉”稱號。燧人氏死後葬於商丘古城西南3裡處的燧皇陵。華夏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

燧人氏 所處時代 中國舊石器時代(距今幾十萬年以前)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燧明國(今河南商丘)出生時間 幾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 去世時間 不詳 主要成就鑽木取火等十項發明 地 位中華始祖;萬姓之祖;三皇之首 妻子華胥氏,弇茲氏 陵寢 商丘燧皇陵 尊稱燧皇

人物經歷

幾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進入原始社會的初級階段。原始人

燧人氏生於商丘,葬於商丘

以粗糙的石制工具獵取生活必需品。那時的人,吃的是動物的生肉或生的植物根莖或葉片,穿的是獸皮或用植物編織的物件。用石塊等作武器,抵擋野獸的侵襲。因為生食,容易受到疾病傷害,人的壽命極短。那個時代,由於動物屍體中之磷的燃燒,『裸』『露』的煤炭因地表壓力引起的自燃,森林在極端乾燥下因吸收太陽熱量而引起的大面積燃燒,原始人類經常可以看到火光,有時可以見到連續不斷的森林大火。但那時的人卻不認識火,視為怪物,視火為不詳,繞火而行,避火而居。

隨著中國原始人類數量的不斷增多,在商丘終於出現了一位智者。之所以稱其為智者,是因為他有超越常人的行為。別人繞火而行,他卻哪裡有火便向哪裡去;別人避火而居,他卻經常在有火的地方居住;別人撿到被火燒死的小動物總是隨手扔掉,他發現被火燒死的小動物總是撕些肉放入口中細細品嚐。透過長時間體驗,他發現了火的妙用。在寒冷的時候,人靠近火堆或在太陽光下,身體比較舒服。吃被火燒熟的動物肉,比生食動物肉少了一股難聞的腥味,且口感較好、胃覺舒服。於是,他號召周圍的人把捕獲的動物或採摘的植物根莖放在火上烤著吃,使人類慢慢克服了生食的習慣。他帶領周圍的人在寒冷的時候靠近有火的地方或曬太陽,使人類找到了抵禦寒冷的辦法。

智者認識了火,知道了火的廣泛用途。但自然界中的火併不是到處都有,隨時存在的,再大的森林大火總有熄滅的時候。為了使人類時時處處都能找到火與用上火,智者開始了艱難地人工取火方法的探索,經過千百次試驗,終於找到了鑽木取火與點石擊火兩種方法,使中華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與取火技術。由於鑽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於是人們便把發明人工取火技術之人尊之為“燧”,稱為“燧人氏”。遠古人相信燧,跟隨燧,很快便形成了以燧為首的遠古人類氏族部落,這個氏族部落被後世形象地稱為“燧明國”。

中華民族素有崇拜“鼻祖”的傳統,對火的發現者並教會人類使用取火技術的人尊之為“燧皇”與“火神”或“火祖”。

名號來源

“燧人氏”之名始於古代傳說,其事蹟是“教民鑽木取火”,這一技術發明,使得人們不再依賴天然火取得火種。“燧”字表示取火工具,現代一般指燧石,互相摩擦可以擊出火星。在先秦時代主要是指的是鑽燧取火,也就是用一個木棒快速研鑽另一木塊生熱最終而成火的行動。其實遂、隧、燧、邃四個字同音,都與“貫通黑暗”意義相關:遂表示完成,其本義相當從黑暗的隧道中走出來,有豁然開朗的意味,如遂心、遂願等;隧就是開掘隧洞,隧道中當然黑暗;燧是在木塊上鑽洞,目的在於取火;邃指空間或時間的深遠,如同在隧洞中一樣,難以辨明前景。從這些同音字中可以看出,極有可能遠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就已經有了燧人氏的傳說故事。“燧人氏”這個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鑽木取火這一偉大發明。

主要成就

人工取火

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儲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