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章 突生異事

,吳三桂是邊關守將,一旦叛亂後果不敢想象,這是意圖使大明陷於內部戰亂。

另外的一部分大臣則認為襲擊後金使臣的,也不一定就是自己人,也有可能是後金人,並且提出了一個名字。

多鐸

朱慈烺發現,當多鐸這個名字被人提出來後,現在正爭論不休的朝臣們一言不發,忽然間他們都沉默不語了,這讓朱慈烺有些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們的隊伍遭遇襲擊,反而是自己人卻有嫌疑?

“公公,那多鐸是何許人也?為何諸位大臣會懷疑是這個人在搞鬼?”

朱慈烺小聲問道。

曹化淳果然不愧是天子身邊大太監,知道的東西肯定不少,當見朱慈烺問起此事,於是低聲向他解釋這個多鐸的事情。

原來,後金的國體與大明大不不同,因為疆域小,人口太過於稀疏的關係,先人努爾哈赤準備立多爾袞為可汗,殊不知讓皇太極佔了先,皇太極為了穩定政治地位,分封了許多王族、公族子弟,賜予他們許多領地,也允許管理八旗子弟,用大明這邊的話來說,這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小王爺,只不過後金那邊對這些擁有領地的王族、公族子弟都喜歡中原的女子,更喜歡中原的風情。

後金最大的王公貴族的一支,便是愛新覺羅,這是姓,其實他們是宋徽宗的後代,因為當年宋徽宗曾經被當時的金髮配到遼東地區,相當於今天的瀋陽。

注:古代貴族的名字,一般最正規的叫法就是“氏”加“名”。比如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要是他被寫入史書,那便是“後金可汗努爾哈赤”或更古老點的“汗努爾哈赤”,不過一般叫“努爾哈赤”較為常見。

這個人是愛新覺羅多鐸,他是王公貴族的代表人,他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兒子,有著努爾哈赤的血脈,權利滔天,他在封地就在就在遼東南部,不滿足自己的封地狹小,所以這些年來不斷地向南入侵,他是近些年來與大明打的最兇的一名王公貴族,同時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悍將。

據這位大太監曹化淳所透露,這多鐸與大明有大仇,而且是殺父之仇,準確地說是與大明天子有仇。

因為在幾年前,大明天子與這位王公貴族的父親,赫赫有名的可汗努爾哈赤,曾經因為努爾哈赤的擴張,不得已在遼東一代和後金打仗,戰爭一開始是平分秋色,接下來情況急轉直下,後金騎兵佔據優勢,對明軍展開了激烈的屠殺,但是後來緊急時刻,大明天子聽袁崇煥的意見採用火器,用火器遠射後金的糧草和帳篷,他們在一個月黑風高夜晚的時候,燒掉了努爾哈赤糧草,在這個方面擺了努爾哈赤一道,結果天有不測風雲,努爾哈赤被炮彈擊中,不治身亡。

這位赫赫有名的努爾哈赤敗北,含恨而終,其他的人馬最後卻因為軍中糧草供應不及的關係,只好又退回了遼東北部,於是大明天子樂哉樂哉地班師回朝,並把這個事讓史官好好的記了一筆。

後來多爾袞曾經寫信要大明天子將遼東南部劃給自己管理,可誰都曉得,那是皇帝自己的地盤,自己吃下去的肉又豈有吐出來的道理?更何況是後金還是一個潛在的勁敵,於是大明天子以種種藉口,告訴多爾袞,不給你,你拿我怎麼辦。

於是乎,多鐸由此與大明結仇,懷恨在心好些年,這些年來沒事就攻打,要不是大明有個毛文龍,他有著大明水師,可以控制一下後金的實力,恐怕還真有些難以抵擋這種惡狗似的撲咬。

也正是因為這樣,多鐸也被朝中大臣們指為是這次使節遇襲一事的嫌疑者之一,畢竟使節的隊伍是從後金的都城經過多鐸的領地,他們經過毛文龍的地方這才抵達山海關的,多鐸不是沒有機會在隊伍安插一些人手。

至於他為何要這麼做,這也並不難理解,畢竟他與大明有仇,而單單他一個多鐸,是吞不下大明這個龐然大物的,要攻佔大明的疆土,多鐸唯有聯合同宗族的叔伯兄弟,甚至是皇太極。

而後金的隊伍喪命在大明的疆域之內,這會是一個後金攻打大明的好藉口。

“後金亡我大明之心不死,此事若真是他所為,恐怕我大明要面臨一場惡戰。”兵部尚書孫承宗長長嘆了口氣,即拱手對大明天子說道:“陛下,臣以為陛下應當即刻發國書向皇太極解釋此事……”

“怎麼解釋?”內閣大臣方逢年苦笑著說道:“無憑無據的,如何能使皇太極相信是多鐸所為?搞不好人家可能就是一夥的,這事情看來是非常的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