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9部分

字眼的,當然拉斐爾的美男外表應該為他加分不少。

雲落覺得拉斐爾的畫作風格基本可用乾淨、清麗、人物繁多來概述,單從繪畫角度,應屬無懈可擊了。最後還在一個很不起眼的過道里看到一幅梵高的作品。在洶湧的人潮中居然淪落到了無人問津的地位。Finally,西斯廷禮拜堂。

進門就看到黑壓壓的人群密集在整個禮拜堂內,牆邊有一排座位,供遊客駐足觀賞,禮拜堂邊緣勉強在保安的維持下保留著一個人行通道,滿足遊客的流動性。但是鮮有遊客徑直走向出口,絕大部分都是戀戀不捨,不肯離去。

雲落和安初遇走到牆角一個邊緣,一邊聽著解說一邊仰起脖子,後來還找到了座位,解放了一下已經痠痛不已的腳底。如何形容這個房間呢?除了技術層面上的偉大與不可思議,其實雲落更想說的是一種感動。

行前雲落讀了聖經故事,大致瞭解米爺穹頂作品《創世紀》以及壁畫《最後的審判》的內容,兩者皆耗費了4…5年的時間完成。米開朗琪羅在日記中寫過。他沒日沒夜在腳架上作畫,除了教皇本人,不允許任何他人探視,顏料滴落在臉上。

脖子脊椎都變了形狀,而創作更是使用了難度極高的“溼壁畫”形式,即趁泥灰土潮溼時用顏色進行描繪;泥灰土乾透後壁畫經久不壞,對畫家的要求極高。而米開朗琪羅本人曾自詡為“雕塑家”,以缺乏繪畫尤其是壁畫經驗為藉口企圖推掉這個委託。

而一開始教皇期望的主題是耶穌十二門徒。米開朗琪羅後來憑藉自己對聖經的透徹理解,發揮了自己天才的想象力。勾勒出了一個更加恢弘的檢視。雲落覺得成功的藝術家,甚至各個領域的成功人士,他們本身大都有著偏執狂的傾向,他們不做則已。

做了就要求做到極致,這不光是對別人的交代,更是對個人榮譽的捍衛。雲落深深為這種精神所感動,這樣的瑰寶留給後人瞻仰,他們一定也在天堂欣慰地俯視著自己的作品吧。西斯廷禮拜堂嚴禁攝影,網上截圖示意一下吧。

(第一幅是仰視穹頂看到的畫面,中間九幅長方形的圖即《創世紀》。每三副為一組,表達的是舊約第一章的情節,第二幅是壁畫作品《最後的審判》,在天頂壁畫完工24年之後才接受委託,尺寸1370cm×1200cm,大致意思就是宣傳人死後凡行善昇天。

作惡入地的因果報應。所有人物均為躶體,後來教皇認為褻瀆了神靈,命令一位畫家專門為所有人物補上了遮羞條。雲落想,能在米爺的大作上動墨,此人也是前世修來之福吧^_^)。總而言之,此地此作,不負其名。

出了西斯廷禮拜堂,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後面還有些零星的藝術品,放一個特別鍾愛的彩色玻璃。後面的很多大教堂裡都有這種彩繪的玻璃,每到讓人窒息。出口處的旋轉臺階,也很有名,尤其是邊緣處的浮雕,非常漂亮。

在梵蒂岡博物館的食堂吃了點快餐,出發奔赴早上第一站去過的聖彼得廣場,出了博物館,見排隊的人還是望不到盡頭的節奏。又一次感嘆了一下這4歐預約費有多麼得值!但是,噩耗很快傳來。那就是聖彼得大教堂下午關閉,做彌撒!

真是晴天霹靂,雲落和安初遇還鍥而不捨地擠到圍欄處詢問,結果得到的冰冷的答案——直到下午才開放。無緣一睹世界最大教堂的風采的確是遺憾,尤其是雲落等追星族苦苦期盼見到的,米開朗琪羅名作…雕塑《聖母憐子》。

在網上看到的第一眼雲落就愛上它了,當然整個巴洛克風格的大殿也無疑是世間的傑作,獨一無二。但是這次行程趕上覆活節,這是上帝的旨意,也是給雲落一個下次再來的理由吧。雲落和安初遇於是在同樣是傑作的聖彼得廣場開始漫步。

聖彼得廣場可容納50萬人,是羅馬教廷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地方,教皇每週會在此地發表演講。廣場的建設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時間(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爾尼尼親自監督工程的建設。廣場周圍有4列共284根圓柱,圓柱上面是140個聖人像。

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從埃及運來的巨大的圓柱(高25。5米,重320噸)。今天下午的時候看到廣場中央已經開始佈置。並擺放了很多座椅,應該都是為了明天覆活節的活動所準備。對了,圓頂是建築家米開朗琪羅在80幾歲高齡的時候設計的。

哎,也是服了這老爺子了。拉著紅窗簾的陽臺就是教皇露面的地方,後來查到新聞,4月5日復活節的時候教皇在這裡發表致辭。為世界祈福。沒能參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