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繞幾圈,應注意腳步輕慢,呼吸緩和,然後做如下思惟:我應到哪裡去打坐,距此約有多少步。思畢,緩緩行小步,此時更宜注意呼吸,不使粗急。許多人因在打坐之前不注意呼吸,或匆忙散亂,或高聲說話、開玩笑等,致使心粗氣浮,打坐時心息便無法相依,很難入靜。因此,在這時要凝神貫注,不生粗亂。當走到坐位前時,應慢慢安放身體,輕輕地坐於座上,此時住氣漸漸轉換行氣,入坐時便氣安禪定,自然能獲得輕安。
2、趺坐——於座位上,解衣緩帶,然後結跏趺坐;初學單跏趺(單盤),久後應以雙跏趺(雙盤)為佳;將薄棉被或毯子包好兩腿及膝蓋,務令一切用具調適安穩。
3、調身——調身的動作有好幾種,這裡介紹二種。初學的先用第一種,功夫有進步了即可用第二種。
第一種是七支調身法。此法調身時,動作一定要緩慢,用意不用力,眼睛微開,呼吸任其自然,也可想像自身在虛空之中。
第一支:頭向下低,再抬起向後仰。
第二支:頭向右傾轉,再反過來往左傾。
第三支:頭向右後轉,再反過來向後轉。
第四支:頭順著時針方向,前、右、仰、左,輕輕旋轉;再反過來向逆時針方向,前、左、仰、右,輕輕旋轉。
以上各式,頭部活動而身體不動,肌肉與神經應放鬆,要自然。
第五支:身體以腰為中軸,先向順時針方向,前、右、仰、左,慢慢旋轉;再反過來逆時針方向,前、左、仰、右,慢慢旋轉。
第六支:以脊柱為中軸,身體向右後轉,再向左後轉,兩肩擺動幅度應大些。
第七支:身體向前方往下傾,再提起往後仰。傾前應低些,後仰幅度應小些。
以上每個動作各作三至七次,如果覺得身體已是輕鬆,做一次也可。
第二種調法只須做深呼吸,當吸氣時,全身上聳,把全身舒展開來;呼氣時,全身松下,覺得失去重量一般。如此做幾口氣即可調至安適。
調身完畢後,將身體向前一靠,然後豎直背脊,並以松靜自然來維持住,不可用力挺起,但也不使它彎下去,要恰到好處地平直而住。腰要松,腹要沉,胸須略向內含,兩肩自然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