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錢逸群覺得自己的心境真的豁達了。面對徐光啟的敵視,他竟然能夠由衷地報以微笑,和藹道:“是因為雲層積水飽和之後,自然落雨的緣故麼?”

“咦,道長對泰西法也有研究麼?”崇禎驚訝道。

“略懂。”錢逸群實事求是,心中暗道:微積分以下的數學,簡單些的還是沒問題。自然常識什麼的,當然更不在話下。

“那道長竟以為求雨可得麼?”徐光啟敵意更甚。

若是茫然無知之徒,還可以教化。然而明知天地自然之理,還要妄行惑眾,這不是妖道是什麼?

“我聽說徐尚書是受洗的天主教徒吧。”錢逸群問道。

徐光啟臉上一寒:“是又如何!”

“照貴教的說法,這世上一切不都是全能的天主所安排的麼?而天主又是你們仁慈的父,作為他的孩子,你求求他下點雨,有什麼不能接受的麼?”錢逸群淡淡笑著。

六三章見天子演說智慧,祈甘霖大內鬥法(九)

徐光啟是個講究邏輯的人,竟然發現如果遵循天主教的教義,錢逸群這套說辭的確無法駁回。

東方宗教的偶像在絕大部分情況是以老師、救世主出現,絕不會以主宰的面孔臨事。無論道佛儒,都追求的是“敬畏”,而非“恐懼”。

天主教卻不同,此教的立教根本就是恐嚇。整部《舊約》就是一本終極調/教手冊,它告訴信徒,不遵從主的教誨,就殺你兒子,殺你牛羊,殺你滿城……對於敵人——埃及人來說,欺負主的人,主就殺你們的長子!

當天主以主宰的面孔臨世,自然推匯出: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主的安排,人只要遵從就行了。

對於簡單愚昧的歐洲人,這種說法頗能給人安全感。然而對於東方文明教育出來的子弟,這就顯得荒謬而且不可接受了。

錢逸群真心想知道,東方最早的一撥天主教徒,是如何解決這個思想矛盾的。

然而,徐光啟表現得很踏實。他迴避了思想上的問題,只從科學上論證求雨的問題。錢逸群自己對道教的五炁世界觀,只是有感而無學,可以用,但無從辯論。他見徐光啟避重就輕,方才恍然大悟:“徐大人,你沒讀過《聖經》吧?”

徐光啟當然不能在皇帝面前吹牛說讀過。

全世界還沒有一本漢語版的《聖經》。

因為,利瑪竇到了中國,發現這個文明絲毫不弱於西方文明,在許多領域更是遠遠超出了當時的西方文明,所以他明智地提出了“合儒”。故而這位教廷稱之為“東亞宗徒”的利瑪竇教士,也被大明士人稱作“泰西大儒”。

作為一個對儒學有深入瞭解的傳教士,利瑪竇怎麼可能敢於將全本的《聖經》老老實實翻譯過來?只能擇其部分,零散地傳播一些天主教思想罷了。而那些謙恭、節制、服從等思想,與儒學並不排異。這才讓天主教在中華大地站住了腳。

利瑪竇死後,龍華民只是禁止大明教徒祭祀祖先,便引發了南京教案,差點將在華天主教勢力徹底葬送。可以想見,如果真有一本正牌子《聖經》出現,這些泰西傳教士哪裡還能找到供養?

“好吧,等我有空的時候,帶幾本《聖經》回來。大家研究一下。”錢逸群促狹道,“不過這祈雨嘛,大明有大明的國情。未必是真要祈到雨,重要的是讓百姓們知道聖天子在關心著他們,對不對?所以徐大人,看問題不能只看表象和結果,要挖掘一下深刻內涵啊。否則你的甘薯一輩子都沒人種。”

徐光啟被這一通搶白說得臉上yīn晴不定,禮部隨員們更是戰戰兢兢。

“呵呵呵,”崇禎笑了起來,“道長所言極是。看來與朕呆了這些天,道行更加jīng進了。”

——你還要臉不要?

錢逸群別過頭。仔細打量起徐光啟來。

“不過,真的求不來雨麼?”崇禎臉上蒙上了一層yīn霾,顯然十分不悅。

“也不是,”錢逸群道,“剛才那些話是勸徐大人的。其實泰西的數學、天文,滿打滿算也不過百年時間,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呃,就是歐羅巴一直被天主教黑暗統治,比如哥白尼。因為說太陽才是宇宙核心,結果就被活活燒死了。”

崇禎齜牙道:“真有此事麼!”

“真的,”錢逸群認真道,“現在耶穌會在我大明的主教是誰?湯若望?”

徐光啟吃驚地看著錢逸群,卻不得不回答皇帝陛下的發問:“的確是湯若望,現於欽天監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