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定於不嗜殺人者能一之。’這個‘一’便是大一統,只是那時仍沒有董大師這般明確地提出。雖然這種思想只是迎合了帝皇掌權者,但是這也是人民的需要。惟天下一統,施政者仁,才能讓百姓免受戰火之災,安居樂業。惟道德倫理一統,方能使百姓、官吏相敬相愛,和睦不相侵犯,使天下得以太平,生活得以安穩。所以我很敬仰董大師!”
林渺侃侃而談,只讓所有人都目泛奇光,雖然林渺仍未完全解釋自己的立論,但他從剖析別人思想入手的敘述方式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而且剖析之精闢便是那些看不起今文經學的人也無法反駁。
林渺的評析客觀而切實,又引孟子與梁襄王之對話,更說孔子和墨子也曾有過這樣的意識,這話也並不假。而林渺將董仲舒比孔子、孟子諸人,使得董儀心中更是歡喜,對林渺好感大增。
白玉蘭的眸子裡閃過一絲異樣的神彩,林渺那種傲然而灑脫的神態與那深邃又似乎帶有野性的眼神,讓她內心莫名地為之顫動。她倒希望林渺快點說出自己的高見,同時又覺得林渺有些像某個人,可又說不明白。
鄧禹也微訝,林渺的陳述比他想象的還要精彩,便是他也忍不住想知道下文,看林渺怎樣把話題引述過去。
“董大師的大一統思想確實是不朽的思想,這一點在他的《春秋公羊學》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大師在向武帝獻策時曾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理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多變,下不知所守。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統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不知大家是否讀過這段話?”林渺突地問道。
董儀點頭,同時也有數人點頭應和,因為這段文字只要是崇尚今文經學者,都必讀。
“如此說來,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