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青五色

“元青花大批存在於固定的地點,全世界只有幾處,而且沒有分散過,首推的就是土耳其的拖布卡帕皇宮,距今已經550多年。”

“第二個收藏比較多的是伊朗的阿克比爾寺,有32件,而且沒有被拆散過,這不是一個偶然。”

老爺子回憶道:“品質最好的元青花就收藏在拖布卡帕皇宮,從來不公開展覽,皇宮一直在修繕,收入庫中秘藏。當年我為去看元青花費盡周折。”

“在土耳其整整呆了一週,經過艱難險阻,最終才看到元青花。本著一種朝拜心情去,尤其開啟後宮的時候,一個人靜靜坐下,親人彷彿正向我走來。”

蘇淵從老爺子臉上讀出一種幸福和不捨,感同身受,其實華夏瓷器含蓄內斂,溫文爾雅,充滿傳統士大夫文化的韻味。

而元青花的紋飾極其繁複,色彩為藍白二色,這與漢唐以來的文化不符。而且器型碩大,開創瓷器新紀元。

這無疑是與元代海內外交流頻繁,東亞與中東文化傳播有關,很多瓷器帶有明顯的中東當地宗教色彩。

尤其是裝飾藝術,深受當地美學和教理影響,崇尚繁密,不喜空白,構圖嚴謹,具有抽象,規整,均衡的審美傾向。

主題為植物,幾何紋飾和阿拉伯書法,紋飾有纏枝紋,連珠紋,變形蓮瓣紋,菱形開光,同心圓等。

很多大碗大盤的尺寸達到40厘米以上,有些瓷器達到史無前例的70厘米高,完全是為滿足中東地區席地而坐,共同聚餐的習慣而制。

藍色更是元代以前的瓷器不可能出現,我們崇尚紅色和黃色。紅色是生命,黃色是根本。

藍色,尤其是青花之藍在過去文化審美中過去從未佔有一席,甚至長久以來視藍為不吉。佛經中惡鬼稱之藍婆,古代鄉試用藍筆處分,稱之藍單;傳說中有藍蛇,其首含毒稱之藍藥,藥人即死。

可以說元青花是中東土豪最夢寐以求的極品,皇室身份的象徵,有錢都買不到!

足足三個多小時,蘇淵心滿意足,彷彿有種吃撐了的感覺。每件都是國寶重器,背後不但蘊含高深工藝,還有深厚歷史底蘊,如同滿漢全席,令人痴迷。

回到作坊,花一天時間記錄整理,各種工藝瞭然於胸,徹底對青花瓷深刻領悟,開始動手實踐。

將早就磨細的溼料放在大碗中,比例約為三分之一,用湯匙將料攪散,然後用開水對料沖泡。同時用湯匙不停的攪動,直至水面泛起泡沫為止。

待其沉澱後,撇去上面的清水,才能分碗調製水色。拿出茶水,這是景德鎮代代相傳的秘方,分碗時不但要注意根據所需控制料量的多少,如果對入適量的茶水,攪拌均勻,可以有效防止生水。

所謂生水,是分水中出現的一種現象,即在分水時料與水不融合,水料分體,影響青花髮色和裝飾的表現力。茶水不能太濃,否則茶葉中的膠汁會生涎,使料結塊,影響分水質量。

拿起特製的雞頭筆,開始掌握料性,也就是研究如何畫的問題。青花料是一種礦物質的粉末,用水調和後易沉澱,同時泥胚的吸水性極強,料筆畫上去,如果動作遲緩,水分被坯體吸乾,則無法用筆。

如行筆太快,以致料淡而顯纖弱,行筆太慢,以致料色堆積而顯呆板。如做到眼明、心細、手準,才能運筆自如,得心應手。

落筆時,筆中滿含料水,因此對弧形坯體儘量將凸面頂端與筆鋒相對,落筆後迅速用筆鋒帶動料水移動,如同清風拂面,不可擦動泥坯,與坯體保持一定空隙,避免筆鋒摩擦坯泥摻入料水中影響髮色。

動作之間,停頓錯落,節奏快慢,輕重緩急,需要匠人存乎一心,憑手感瞬間完成。

穩中求奇峻之力,力度均衡,如錐畫沙。筆力的平,力藏在點劃之內,自然而然,不見起止之跡的一種內在力量。

中鋒運筆,尤其線上的轉折處要如折釵股,如金之柔,筆圓氣乃厚,筆力柔中有剛,不鬆脆。

靈動不滯,筆的轉折、疾徐、輕重、頓挫等動作要運轉自如,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意到筆隨,意到筆不到,為求筆之活脫。

所有技巧,全在心腕配合如一,腕能隨心所欲,心活腕自活,腕活筆自活。

蘇淵全神貫注,投入其中,畫工跟刀法不同,青花瓷作為明清主流,稱霸六百多年,長盛不衰,至今還令藏家趨之若鶩,紋理裝飾乃最大殺手鐧。

雖然利用火眼金睛讀取各種工藝,但還是需要親自動手,才能融會貫通,沒有任何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