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丈二尺,圍六尺五寸,吃水深達四米。船上配備佛郎機十門、鳥銃六十枝、碗口銃四門、袖銃三十、藤牌刀槍等若干。
而海滄船屬於大明朝四等福船,船型較小,吃水約七八尺,裝備有千斤佛郎機四門,碗口銃三門,噴筒五十門,煙罐八十個,舊式火炮十門。每船
連水手帶水軍五十三名。這種船雖然體型小,但是勝在機動靈活,作為封舟這種鉅艦的護衛艦艇使用,倒是恰當不過。
如今大明水師廢弛,雖然在西草灣、雙嶼等戰役也曾投入數百艘戰船,然而多數都沒這麼大,還有拿魚船充數的現象。整合這三艘軍艦已是拼盡餘
力,勉強而為。若是換了其他根腳不硬的欽差,根本就不會有這麼大的排場。
夏紫蘇見這三艘船上,被塞滿了各式貨物,不由微蹙娥眉道:“這樣搞法,若是打起來,如何能成?”
鄧子龍笑道:“不妨事,不妨事,這倒是省了裝壓艙物了。”他這三條戰船帶貨也不是白忙,勳貴們另有一份護送費用送上。這幫熬大營的人,各
個日子過的辛苦,有這麼筆進項,大家全都歡喜。若是此時有誰出來擋大家的財路,這幫丘八爺不跟誰動刀子才怪。
第四百五十九章紙上談兵
船行海上,與內河航行大不相同,饒是封舟這種鉅艦也難免上下顛簸。夏紫蘇身懷絕技,在這海船上倒還能行走自如。其他人就慘了。嚴鴻那批隨行錦衣官校多是北人,不習舟船,有不少人都暈船嘔吐。原本從長江口出來,便是上吐下瀉,如今繼續沿海行駛,更是連起身都不能。
便是黃河雙俠,雖然武藝也不錯,雲初起卻也吐得厲害。葉正飛倒好些,他水性精熟,見得大海,自然豪情發作。時常趁船隻停泊,波浪不大時,脫光了下去游上幾圈。喝上幾頓鹹水後,居然穿行自如,連呼痛快。
鄧子龍笑道:“葉先生不愧是江邊泡大的,水性好害。各位錦衣老爺嘔吐暈船,剛出海也是難免的,吐幾次就習慣了。我吩咐下去,多備水糧隨吐隨吃,吐幾次就好,海上的人大多是這麼過來的。倒是小相公和石副使,無絲毫不適,讓人佩服。”
嚴鴻也發覺自己穿越過來後,到現在從未生過疾病,連暈船反應都沒有,不知道是否和穿越這事有關。石進孝則一旁拱手道:“下官出身貧寒,少時也曾出過海捕過魚,當初也曾吐的一塌糊塗,不過現在倒是習慣了。”
嚴鴻聽對方坦陳自己當初捕過魚,這對那些以勞作為恥的明經進士來說,實在是不多見。心中對其大生好感,笑道:“原來如此,我還當石副使是那隻能讀書寫字,不能自食其力的人物呢,倒是失敬了。”
石進孝也不隱瞞,“小相公,在下不只捕過魚,當初村裡鬧災,親人皆以罹難,好不容易弄了點食物,又有盜賊來搶。在下一怒之下,持劍手殺二寇。保住最後的糧食,才不至於餓死。我若是那隻能讀書的,怕也活不到今天。”
除了顛簸之外,海船上飲食也頗為艱苦,尤其是吃不到新鮮蔬菜和肉食。好在福州上船時,王珣心知對欽差決不可怠慢,因此吩咐鄧子龍,採買了大批上等的火腿、醃肉、風雞以及乾魚乾貝幹蝦,還有蘿蔔、筍乾等,專備欽差膳食。又安排了一個最能幹的飯頭腦。專管欽差飲食。此人手段高明。能在船上備辦席面。再加上隨船有時捕撈鮮魚,以及航程中偶爾可碰到漁村集市,採買些新鮮食材。這麼著,嚴鴻倒也能湊合著過下去。石進孝、夏紫蘇、黃河雙俠等人更是不會計較。
這日嚴鴻看了看護衛兩側的海滄船。再看自己的船,問鄧子龍道:“我看這封舟高大,遠勝海滄船,不知夷船比我船如何?”
鄧子龍道:“好叫小相公得知,如今據說汪直要歸順朝廷,倭寇不敢隨便出來,連海商都少了許多,因此海上船見的少了。往日裡,這福建外洋麵上。往來商船眾多,佛郎機國的船我也曾見過不少的。若論起火炮數量,佛郎機夷船或許多一些,可要論船體高大,則還是我封舟為最。聽說汪直自己的坐艦連舫。也是條巨舟,與封舟相比,孰者為大倒不好說。至於那海盜海商其他的船麼,嘿嘿,怕是萬難與我船相比。只可惜封舟雖大,但不夠靈活,追撞不及。否則只要一撞上去,就撞它個粉身碎骨,什麼火炮都沒用。”
嚴鴻對那時候的水戰一竅不通,不知道鄧子龍說的這種簡單粗暴的撞擊法到底有用沒用。不過,至少勇氣還是值得肯定的。鄧子龍身為武將,若也畏敵如虎,那大明朝的這舟師當真孱弱,海防也就危險。如今既然將軍如此自信,士氣上先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