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大超市裡賣的東西都還全面。不像以前,要買火雞,大原沒有,只有託朋友從京都買,然後空運到大原,挺麻煩的。

德志和宋浪在走之前去參觀的圖書送下鄉的專案,透過麵包車,將圖書送到孩子們手中,再把孩子們看過的書收回來,給其他學校的孩子們看,藉此來豐富孩子們的業餘生活。德志看到孩子們都喜歡看書,心想,要說成功的專案,這也算其中一個吧。

說實話,村裡的條件真的很差,教室裡只有一個蜂窩煤爐子,室內的煙囪,鐵皮鏽開了,冒煙,嗆人,教室裡讓人呆一會兒都難受,不知道孩子們怎麼呆得住?孩子爭先恐後地拿了書,回到座位上立馬看起來,他們知道,只有流動圖書室到學校的那一刻,孩子們最自由,最開心,最釋放。老師此時也不怎麼管孩子了,明智的很。

從學校回來,德志和宋浪就要結束這次大原陽直的學習。晚上,種豬基地特地買了大草魚,知道來自南方的德志和宋浪喜歡吃魚和米飯,就做了準備。但不會做,宋浪請纓,掌勺做了一頓美味的晚餐。

臨走,燒鍋爐的王師傅竟然從家裡拿來了一袋葵花籽送給德志,不知道德志哪裡討得了他的喜歡。德志推卻不掉,只得收下了。

次日一早,尤清仁早早地安排他舅舅開車來接,直接送德志和宋浪去大原火車站。尤清仁將二人送上車,等到喇叭催促送親友的下車時他才走,在這人情往來上,尤清仁確實做得不錯。

列車緩緩開動,德志心裡渴望車開得快一點,再快一點,他希望早日到家。德志就這麼點出息,想到這,他不由得笑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a>

第084章 花籽命運

德志和宋浪從不同的地方到太原,但回江城卻是一路。臨走時王師傅送了一袋葵花籽,推辭不掉,只好收下。在陽曲德志沒發現什麼特產,加上德志也沒什麼錢,工資低,錢花多了,家裡人吃喝怎麼辦,一切都得節約點過。

有一次,德志和宋浪上集市上去,看到賣蘋果的,宋浪不要,德志要了,10元錢一袋,還不少,挺划算的,後來,德志將蘋果帶回基地,發給宋浪還有另外一些人吃,其中就包括王師傅,沒想到他們絕大部分都不吃,因為他們那裡的蘋果太多了,簡直就像白菜蘿蔔一樣,最尋常不過的東西,每家每戶都有很多。但是,德志誠摯地請大家吃,還是感動了一些人,其中就包括王師傅,所以,他想辦法給德志一袋葵花籽,以表感激。

更重要的是,王師傅感到自己是一個人了,不是奴隸,也不是下賤,只配燒鍋爐,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這一點,從德志宋浪來到基地之後,王師傅才有這個感覺。在他們來之前,王師傅是基地最被人瞧不起的人。

在世人看為最沒用的人恰恰是對基地貢獻最大的人。基地在建立初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要麼是太遠,要麼是地主漫天要價,要麼是不願出租。正著急的時候,當地教會向信徒通報了此事,請大家代禱。王師傅是基督徒,聽說了此事,就自願提供他的承包地,建立種豬場,負責基建的是尤清仁。

尤清仁看場,當時堆放的材料有很多,周圍都是村莊,不放心,就安排尤清仁駐地看管材料。尤清仁搭了了帳篷,睡在場地,白天監督施工,晚上工人都回去了,施工隊是本地的,家住得不遠。白天還好,人多熱鬧,一到晚上,就很寂寞,尤清仁實在忍不住,就打電話約了女朋友來住,於是,一男一女就在帳篷裡經常顛鸞倒鳳,樂此不疲。

尤清仁最看不起王師傅,總是讓他打掃衛生,王師傅有苦難言。尤清仁和他女朋友的髒東西,都讓王師傅收拾,不覺讓人感到噁心。開始的時候,王師傅憑著愛心饒恕了他,但後來尤清仁把忍讓當成懦弱,反而肆無忌憚了。王師傅一氣之下,就不在工地做,回家種地去了。

楊志勇聽說此事,又登門致歉,請王師傅到工地做事,並且勒令尤清仁也登門賠罪,王師傅還是不行,不願意回工地。沒辦法,只有請荷蘭人出面了。

荷蘭人雷鳴登門,王師傅才緩過勁兒來,答應去工地了,但有一個條件,絕不再做打掃衛生的活兒了。雷鳴聽了事情經過,決定不能讓家屬到工地,要一心將基地建好。要親熱到別處去,怎麼能在豬場做呢?

後來,王師傅到底還是沒有做衛生工作,只是管管豬圈,燒燒鍋爐,打掃衛生的活兒另外請了一位住在附近村莊的村民來做,每月給她開點工資。

基地的房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