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他是連蒙帶猜的,也不準確,他自以為自己是小諸葛,其實啥都不是,往往自以為是罷了。德志卻不好戳穿他,畢竟,這些沒發生的事,憑著想象說一說,也無可厚非,說說就說說吧,無傷大雅,對實質性的問題毫無影響。
德志做完衛生,劉小姐打電話來了。畢竟耽擱時間太長,她可能不好意思,就直接打電話,可以把事情說清楚些。
這一點,劉小姐很清楚,她說她的文字表達能力很一般,透過簡訊不容易把事情說清楚,打電話比較快,也方便。
對劉小姐來說,打電話當然沒問題,她是領導,工資高,電話費都不算什麼。
德志很納悶,這麼久,劉小姐都在隱藏她的兩件重要的事情,一個是她的收入,每月有多少;另一個是她的年齡,機構裡所有的同事都非常想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但是,劉小姐就是秘而不宣,嚴格保密。
原因是,劉小姐秉承香港傳統,而香港傳統,沿襲了西方的特色,即男女兩樣東西非常忌諱人家問。
男人的收入,女人的年齡。
中國人,偏偏喜歡問這個實質性的問題,問了,才表示關心;也許只是應酬應酬,即便說了,有些人也記不住,等於沒說,噹噹時這樣問,頓時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無關。
劉小姐說:“可以實施這個專案,直接買水管,買多少,自己決定,不可浪費。”
德志聽了之後,立馬跟尹懋說了,尹懋說:“很好。問問錢怎麼辦?”
德志立馬給劉小姐發簡訊,問了錢的事。
發射簡訊成功後不久,劉小姐又打電話來說:“錢不成問題。你們先買,開好發票,將發票傳真給我就可以打款給你。”
德志說:“好的。”
劉小姐問:“錢打入你的哪個賬戶?”
德志聽見劉小姐這麼一問,反倒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199章 村民歡顏
德志生怕說錯話,有時候對別人的問題,要思考好一會兒才回答,對於領導,更是如此!因為過分擔心,說起話來就沒有了底氣,聲音小,顯得理虧似的,反而更容易讓人懷疑。很多人明明有真理,可害怕被人攻擊,被人恥笑,就放棄,不敢堅持,也怕麻煩,怕得罪人,寧願得罪神,就這樣,很多人都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變得畏畏縮縮,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另外,還有很多人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總覺得是人家的事,人家倒黴,自己沒事就好。德志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長大,多少帶著那個社會、那個時代的痕跡,其實,很多時候,他都是隨波逐流,人家怎麼說,都行,這樣,無形中助長了那人的囂張氣焰,變得不可一世,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是助紂為虐,為虎作倀。
德志被領導問,專案款打入哪個賬號時,頓時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劉小姐以為她說的話,德志沒有聽清,又重複了一遍,德志想到應該打入農行吧,以前工資打入建行賬戶,好像中間出了點問題,到了江城,才將此問題解決掉,中間的麻煩自不必說了。
國有銀行都是大銀行,都差不多,打入哪家銀行,對小額儲戶來說,影響都不大。德志告訴劉小姐:“請打入農行賬戶。”
劉小姐問:“把賬號用簡訊發過來吧。”
德志說:“好!”
這個問題重複了不知多少遍了,劉小姐總是忘掉賬號,德志好脾氣,總是不提醒說“上次不是給你了嗎?”,免得讓人產生不悅感,正是這種謹小慎微,讓德志看上去有些畏畏縮縮,放不開,沒有膽量。
德志總是要委屈自己,成全別人,走路,不走中間,不橫著走,給後面走快的人留位置。騎腳踏車,也是靠邊,但不完全靠邊,因為他不知道後面來的二貨有多二,可能偏要靠更右邊走呢,誰知道呢,世界上啥樣的人都有,特別是那些與眾不同的人。
說話不說絕對,給自己留有後路,可以撤退。這樣的話,個性就沒有得到張揚,在當下的社會,不允許你張揚自己的個性。冒尖的,要被剪除,落後的,逐漸被淘汰,不適合在這個地球上生活。對於熟人,還值得拉一把,對於陌生人,人人往往冷若冰霜,覺得這是命運的安排,沒有同情心,沒有伸手援助。人的心,漸漸變得麻木不仁。
這樣做的好處,讓人覺得德志這人太溫柔。男人帶溫柔,似乎不是一件好事。
在機構裡,誰溫柔?女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