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兩百零九章

兵是兵,衛是衛,二者不可相提並論。

雖然也有著一定隱患,但是,凡事不能操之過急,循序漸進,徐徐圖之才是王道。

等到後面,王朝慢慢穩定下來以後,再處理這個問題,也不遲。

穩和速,初代皇帝還是選擇了這個穩字。

而等到許多年以後,隨著王朝的不斷發展,事實也證明了,初代皇帝所追求的這個穩字倒是的確頗有成效。

那些個貴族領主,才能終歸只是侷限於一地之中。

縱使他們的祖宗在與初代皇帝的博弈之中各種鬥智鬥勇,鑽語言的空子,玩文字遊戲。

但,終歸,也就只是他們那一代為止了。

隨著後面時間的不斷推移,和平的環境,完全自治的,儼然就是一個土皇帝一般的生活。

讓他們逐漸忘記了祖上的初衷,以及貴族的根本。

只有武力才能留住現有的利益這個道理,基本上,絕大部分的貴族,都已經是差不多忘得一乾二淨了。

米蟲一樣,衣食無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奢靡生活逐漸腐化了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的內心。

以至於,隨著王朝的不斷發展,他們這些貴族階級的統合勢力都是每況愈下。

直到“暴君”的那一代,終於算是達到了王朝的一個相當鼎盛的時期。

王權遠遠強於貴族權力,皇帝的命令,除非是絕對無理取鬧,否則,基本上,根本沒有貴族敢去輕易的反抗。

因為反抗了,可能就是一個削爵為民的下場,這個後果,可不是那些已經習慣了錦衣玉食的貴族們可以承擔的起的,更不是他們所期望的。

所以,就這樣,城衛軍體系就這麼,被當時提出來的那個“暴君”皇帝給一力推行了下去。

根本不容任何人提出異議,也沒有多少人敢提出什麼異議,提出的那些人基本上,不是被下獄了,就是被下獄了。

按照當時,那個蠻不講理的“暴君”所說,城衛軍是為了維護地方上的安定才設立的,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誰敢反對,就是對王朝,對皇帝不忠,其罪當誅。

這個話一出,那些個原本還存著蹦躂一下的心思的貴族階級們,頓時就都不敢說話了,幾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牢獄裡,他們又不是傻,這個時候跑去出頭,那跟送菜又有什麼區別?

就算要出頭,那也必須要等這個“暴君”死了,新帝登基,青黃不接的時候,再去發難,那個時候,才是成功率最高,且風險也最小的時候。

因此,這樣一來的話,城衛軍體系也就只能暫時性的,甚至於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能放任其在那裡了。

因為他們不是神明,他們可不知道這個皇帝到底還能活多少歲。

而只要這個皇帝一日不死,且一日得勢,那他們就只能這樣陪著他一起,忍下去。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臣弱君強就是這樣的格局,王朝的權力太盛,他們的勢力又太弱,就算是在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他們平常也大多不敢提意見,更何況現在,對方可以說是“有理有據”,無人反駁。

作為臣子,且勢力遠遠不如王朝的他們,也只能低下他們平常在領地裡一直高高在上的頭顱。

這就是現實,一個讓那些貴族們不得不承認的現實,同樣也是當年,初代皇帝苦心經營的一個局,一個天下大局,徐徐圖之,循序漸進,不求最快,但求最穩。

一方面限制,另一方面又放任,一鬆一緊,然後再加上後世子孫的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推波助瀾。

所造成的結局也就是,君主越來越強,臣子越來越弱。

一直到“暴君”那一代,或者說那幾代,帝國終於算是真正到達了君強臣弱的地步,也是終於輪到當年佈局收成的時刻。

而作為一個表面上殘暴不仁,實則內裡心思縝密的皇帝,“暴君”自然也是從初代皇帝的種種政令下探尋到了一點點的蛛絲馬跡。

城衛軍軍制由此而來,就跟當年的初代皇帝那樣,“暴君”同樣也是假意為民,實則卻暗藏禍心。

城衛軍體系的建立,對於這些貴族領主們來說,註定就是一個悲劇,但也僅僅只是針對他們而已。

按照“暴君”下達的命令條文,那些個貴族領主們雖然享有領地爵位,但他們同樣也是帝國的臣子,所以,也必須像那些個帝國行省的最高負責人,也就是那群總督們一樣,負擔起城衛軍的全額軍費。

說句實在話也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