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不熟的人如果初次見面,問起對方的工作單位都是這麼問:“你哪個廠的?”
秦昭昭的父母在同一家國營機械廠工作。廠子在城市東郊佔了偌大面積的一塊地,除了寬敞的廠區外,還有廠附屬的食堂、宿舍、商店、菜市場、招待所、電影院、醫院、託兒所、學校等等,郵局和銀行也都在這裡有分所,以廠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小型王國。這個王國與東郊一帶幾個中小廠礦和村莊連線在一起,組成一個獨具特色的城鄉結合帶。這個地方因廠而生,因廠而活,所以以廠名而冠名。廠名叫長城機械廠,簡稱為長機,這一帶就被稱為長機地區。
長機廠的絕大部分職工都住著廠裡分配的家屬房。廠家屬區的房屋大都建於五六十年代,以平房為主,清一色紅磚砌牆,青瓦鋪頂,沿著一片山坡的地勢或高或低時左時右地密密排開,排得整個山坡都是。房子多,間距少,每一排平房裡住著的人說話時只要聲音稍大一點,前後兩排相鄰的鄰居家都能聽得一清二楚。要是哪家有什麼罵仗打架之類的大動靜,更是四鄰八舍皆聞風而至看熱鬧。
秦家住在家屬區東側最上面那排平房的左邊最頭上一間。一排房子住十戶人家,每戶都是相同規格面積的大小兩間,共計十七平方米,沿著外間牆壁再搭出一溜狹長的小廚房,小得進去兩個人就轉不開身。兩戶人家共用一個亭子間,沒有衛生間,上廁所要去附近的公廁。至於洗澡的問題,夏天就拎桶水在廚房裡將就著洗了,冬天則去廠澡堂解決。
那時廠裡的職工們大都過著清貧的生活。因為工資不高,很多職工下班後會墾塊菜地種種菜,或是圈個柵籠養養雞,以此貼補家用。這種情況下,除了一日三餐有飯吃外,小孩子們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零食可吃的,大人捨不得那樣亂花錢。偶爾給個幾分錢,買上幾顆稜角糖含在嘴裡,就滿心樂開花了。
好在大人們平時捨不得花錢買來吃的東西,逢年過節時廠裡會發福利,發的幾乎都是吃食。或一袋袋的桃酥,或一箱箱的蘋果鴨梨;或一包包的中秋月餅……每次廠裡發福利的日子,都是小秦昭昭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意味著可以大飽口福。
最開心的時候當然是過春節,不但廠裡會發東西,家裡也會做一些好吃的東西過年,炸豆角酥啊,做凍米糖啊,醃糖姜啊,家家戶戶都不例外。小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挨家挨戶拜年吃果子,個個都挑口袋多的外套穿,連吃帶拿塞滿口袋才會心滿意足地離開。
除了過節發東西外,每年夏天西瓜上市時,廠裡也會派幾輛貨車去附近縣裡拖西瓜回來,以五分錢一斤的價格優惠賣給廠職工,便宜得近乎半賣半送,所以每人限購五十斤。每到廠裡派車拖西瓜的日子,家屬區的小孩子們都快樂瘋了,一大群小蘿蔔頭齊齊等在廠門口那條馬路上翹首相盼,希望著西瓜可以快點到。偏偏有次回廠路上出了一點什麼狀況,車隊一直到晚上十點還沒回來。很多孩子都哭哭啼啼不肯睡:“我要吃西瓜,我要吃了西瓜再睡覺。”
秦昭昭是哭得最兇的那一個,無論如何不肯睡覺,一定要等到西瓜車回來為止,最後秦媽媽只得打消了讓她睡覺的念頭。可是等了那麼久,哭得那麼兇,小小的人兒卻自己乏了,偎在媽媽懷裡等著等著,眼皮越來越沉,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第二天早晨睜開眼睛,突然想起一直不曾等到的西瓜,咚一聲跳下床光著腳跑出去了,邊跑邊哭:“媽媽媽媽,我昨天沒有吃到西瓜。”
剛跑出外屋,就看到牆根的紅磚地面上,一溜排開的七八個翠皮西瓜。她馬上破涕為笑,西瓜終於來到了她家。
分了西瓜,每天吃過午飯後秦媽媽都會切一個,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那時家裡沒有冰箱,切開的西瓜必須當天吃完,否則就會壞掉。秦昭昭好喜歡,因為她可以敞開肚皮吃。
而像桃酥月餅蘋果鴨梨這類比較好儲存的吃食,秦媽媽總是會藏起來,不肯讓她那麼痛快地吃個夠。要隔三差五才會拿一個給她吃,說什麼好東西要細水長流慢慢吃。她聽不懂,小小的心裡很不滿,覺得媽媽好小氣。
那時她從沒意識到,媽媽雖然不肯讓她一次吃個夠,但那些好吃的東西,爸爸和媽媽都幾乎從來不吃,陸陸續續地,最後總是落入她一個人肚子裡。
她當時只覺得不滿足,饞嘴饞到了自己去偷。有回廠裡發蘋果,每個職工發一箱,爸爸和媽媽一起領了兩箱回來。秦媽媽細心地把兩箱蘋果都開啟來挑了一遍,爛了的或有蟲眼的挑出來先吃,好的就用一個大臉盆裝了放到三門櫃頂上。這樣比放在紙箱裡通風透氣,不容易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