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採取的信譽貨幣制,黃金價格卻是在不斷上漲,因為外部黃金的流入,都主要是靠財團出口軍用物資。
結婚什麼的,總得有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金釵什麼的。
然後代代相傳下去。
有錢一些的,則選擇更高階的珠寶。
這些東西在經濟蕭條時期想要變現並不是那麼容易,價格在經濟蕭條時期是會下降的。
這也是財團低買高賣一個過程。
“那就儲備起來吧!”江渝點頭道,黃金在民族繁榮的時候,主要還是金融作用,壓箱底的東西。
在民族衰弱時期,則是復興的硬通貨。
當一個民族衰弱後,昔日的紙鈔肯定會大幅度貶值,甚至是變成廢紙從而發行新的鈔票。
這個時候就需要用黃金去其他國家購買復興所需要的先進裝置之類的。
“另外,羅斯柴爾德財團答應我們的20億英鎊黃金的貸款,則要戰爭結束後支付給我們。”周子躍說道。
“這筆錢,我們可以用來向羅斯柴爾德財團購買礦產之類的戰爭原材料,然後儲備起來。反正一年是5的利息,我們把這些黃金花出去,反而能使歐洲市場具備足夠的購買力,從而使我們的出口增加,這些利息就可以賺回來了。十年後,只要一開戰,我們已經不還錢了。”江渝十分愜意的說道。
等於說,這十年裡,中華民國可以白拿20億英鎊的黃金來發展,而且是隨便花的錢。
當然也可以不透過歐美買那些資源,這主要還是考慮消費市場的問題,以及自身貨幣總量的問題。
內部是發行紙幣的,這些黃金沒必要在內部花銷。
附屬國也是接受炎黃幣的,這些黃金也不用在附屬國那裡花銷。這些黃金,可以拿到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歐洲小國家去花銷,也可以拿到南美國家去花銷。
然後那些國家有了錢,自然又進口中國的商品,黃金又流回中國。
中國也可以用這些錢,到那些地方去大肆投資。
總之是賺翻了。
不過從迴圈角度上來說,歐洲人如果沒有錢了,只是中華民國從貿易中賺錢,這種貿易關係也是無法長久的。
只不過在貿易過程中,有一個高階與低階之分。
中華民國向歐洲出口飛機、汽車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就是高階,而歐洲向中國出口原材料等商品就是低階。
而貿易中越佔便宜,就相當於更多的勞動力間接的參與到中國的建設當中。
這個世界的利益掠奪,實際上就是掠奪勞動成果,只要不是懶得無可救藥的群體,都有掠奪價值。
只要他們能夠勞動。
那就能夠被掠奪。
歐美就是這樣,你吃了敗仗,現在拿不出賠款怎麼辦呢?
那就借錢給你發展,然後再還錢。
這次中華民國沒有參戰,就攫取了這樣的利益,江渝和周子躍他們現在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正文 第024章 :戰列艦下水
歐洲戰場依舊僵持,協約國在與中華民國談妥了之後,因為反戰情緒高漲,所以暫時將精力放在了安撫民眾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