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政績,那就可以升官發財。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為了面子,而收購外國的垃圾公司,最後賠了個底兒掉之後。卻安然無恙的領導,繼續升官發財。
至於他們投資失敗所造成的損失,人家一句話,那是交學費,但是收購了那些外資公司,這對於國內的領導來說,就是咱們大國崛起的證據,這就是領導的政績。
對於這樣的公司經營模式,李逸帆是絕對不敢苟同的,未來他的企業。可沒有那麼多的國家政策的支援,他要在自由的市場上拼殺。靠的那可全都是自己。
所以這樣的工廠,必須要找個懂行的專業的人來領導,正所謂專業的事情,就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可是想來想去,現在他也沒想明白,自己身邊,出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懂的,什麼叫做lcd,什麼叫做led的人。
能夠領導這家工廠發展的人,必須要即懂的技術,又要懂的經營,這樣的人才,可是非常難以尋找的。
當初在離開日本之前,他可是讓信田勇和遠藤達人,幫他找了不少在國立材料研究所裡工作的華國人出來見面的。
當時他也從其中選中了很多人,這些人都是非常懂的技術的人才,但是至於他們到底懂不懂得經營,這個就不好說了,這一點還要靠時間來驗證。
在他離開日本之後,他透過李安妮設立在日本的獵頭公司,就對這些人發出了邀請,約他們出來談生意,事情也不知道進行的到底怎麼樣了。
畢竟那之後,沒多久日本就爆發了sas危機,而且作為病毒的發源地,哪裡的疫情一度鬧得非常的嚴重。
後來李安妮的那家獵頭公司,都不得不停止了運營工作,所以也不知道這人找的到底怎麼樣了。
一想到這些,李逸帆就感覺有點煩心,畢竟按照他的想法,這個工廠還是月快的建立起來越好。
畢竟從今年開始,夏普,松下,三星等企業,在液晶市場就要開始全面發力了,等到明年中旬,這液晶螢幕的成本就回大幅度的下降,並且在明年年底,他們就會徹底的佔領,家電領域的液晶螢幕市場了。
而在那之後,就是持續了兩年之久的等離子技術,和lcd技術之間的爭鬥,最後以韓國廠商的獲勝而告終。
而在這段期間,雙方主要的爭奪市場,就是電腦市場,只不過因為響應速度的問題,在電腦螢幕市場,他們都沒能獲得成功,最後知道延遲響應加速技術的出現,lcd才靠著成本優勢,獲得了成功。
而又過了一年的時間,lcd就進入了led液晶屏的時代了。
所以想要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那他就必須要抓緊時間。
可惜,有些事情是急也急不來的,畢竟現在他面臨的是有錢沒人的局面,這一切,還是要等這sas病毒的風潮,平息下來之後再說吧。
也不願意多想這些,他索性就開啟了電腦,點開了郵箱,開始檢視自己的郵件。
正好裡面就亞歐李安妮設立在日本的那個獵頭公司,給他發過來了一些個人資料。
這些個人資料,都是獵頭公司,經過篩選之後,覺得比較合適的人選,應該能夠入得李逸帆的法眼的傢伙。
李逸帆開始一一的翻看起這些人的資料起來,其實之前,這家獵頭公司,一直是有陸陸續續的給他發回來一些資料,可是當時他都因為時間太忙,沒有來得及仔細的檢視。
現在終於是有時間,可以坐下來慢慢看了。
這家獵頭公司的速度還挺快的,這才剛開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面試了大概五十多個人,要不是因為sas病毒的緣故,估計他們這時候已經能夠面試上百人了。
看著螢幕上這些人的個人資料,李逸帆不由得感覺到一陣陣的心痛,這些可都是人才啊,可惜他們都只能在日本來工作,並不能夠留在華國來發揮他們的作用。
想想看,那日本的國立材料研究所,在日本是那麼一個頂尖級別的研究所的純在,可是整個研究所裡,一千五百多人的配置,其中卻有三分之一是華國人,你就不能不覺得這個情形的可笑滑稽。
一方面華國和日本是一衣帶血的仇敵關係,雙方的關係,一直是政冷經熱,因為經濟的緣故,要互相依託,但是因為政治的緣故,卻有互相的討厭。
從心裡上而言,其實每個華國人的心裡,可能都會很討厭日本。
可是為了生存,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搞科研的環境,這些對於華國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