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送來的花...) 施鳯來見畢自嚴在那侃侃而談,瞬間把自己的屁股挪到了朱由檢一邊,心下也不再猶豫,不就是相互傷害嗎,誰怕誰啊。當即出言道: “陛下,既如此,商稅也當其時也。我大軍南下,無論是否能將安和民等人一網成擒,其產業必然會遭到毀滅性打擊。四通商行借勢崛起已成必然。陛下可藉由四通商行之手,以商制商,逼迫他們“自願”繳納商稅。” 朱由檢聽著這方案挺好,不愧是狀元,陰招兒使的滑溜的很啊。只見朱由檢點點頭道: “善!” 王在晉見狀大急,好傢伙,都被你們說完了,那我說啥?只見此時他的CPU極速運轉,猛然靈光一閃說道: “陛下,臣妄言,如今軍部能稱為陛下嫡系的部隊,唯有第一軍和禁衛軍。其他各軍包括秦將軍在內,都存在隱患...” “啪!大膽王在晉!秦良玉將軍,趙率教將軍皆是朕的股肱,張曉更是在己巳之亂中幾次拼命搏殺,你怎敢信口開河?” 朱由檢不待王在晉說完便又拍案而起,怒斥王在晉胡說八道。秦良玉是什麼人,那是被歷史定了性的,誰反她都不會反,朱由檢現在完全認為這個王在晉是在殺人誅心了。 王在晉見朱由檢發怒,便知道今天這事自己不搞出個子醜寅某來是沒法善了了。於是硬著頭皮跪下說道: “陛下!臣並沒有針對幾位將軍或者搞破壞的意思!臣只是想說秦將軍不會反,他的手下呢?趙將軍不會反,可若趙將軍百年之後呢?” 王在晉說到這裡,便納頭拜了下去不再往後說。他相信以朱由檢的聰明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正待發火的朱由檢聽到這裡心裡陡然一驚,旋即轉頭看向場中眾人,只見其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樣,由一開始的憤怒變成了沉默,就連袁可立也不例外。這讓朱由檢腦中又冒出了一個人,於是眯起眼睛看向王在晉道: “既如此,以愛卿之見,當如何?若是沒有個好的說法,王尚書應該知道後果的...” 王在晉心裡也苦啊,要不是前面兩個把最簡單的都說完了,他何至於此啊。只見王在晉抬頭說道: “陛下,臣從未懷疑過秦良玉將軍和其他幾位將軍的赤膽忠心,依照第一軍的情況來看,陛下對其餘五軍只是一味的擴軍,卻不曾真正掌控,臣以為尤為不妥。 以臣之見,陛下以編號為各軍名稱欲要打破各軍地域之隔,遠遠不夠。欲要真正達到目的,其法有三: 一是將各軍打散重組,軍將互調,打破其長期從屬關係。或者使學院之中的生員替代基層軍將,使各軍真正效忠於陛下一人。 二是改預備役為全民兵役制,凡沒有功名在身的成年男子皆要服一年兵役,然後我們再優中選優,替代軍中的老兵,長此以往,我軍軍力必然大漲。 三是均田少賦,刺激軍功。給予底層軍校更多的優惠待遇,如此,眾軍不僅會感念皇恩,在軍功的刺激下還會奮勇殺敵。則隱患可除!” 袁可立當即否決道: “陛下,老臣以為王尚書的第一條策略不妥。此法與宋代兵將分離,互不統屬的國策類似,至於其產生的嚴重後果,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宋獻策贊同道: “陛下,臣亦認為不妥。各邊軍將領大多出自當地,其戍衛邊關保的是自己身後的父母兄弟,臨戰時自當無畏。調各軍混組,如同當年戚家軍北上遼東,各軍思歸,後戰力逐漸減弱。其中雖有薊門兵變之緣由,但軍士長期居於他鄉異地,與流放何異?軍心浮動之下如何對敵?” 侯恂道:“陛下,王尚書所言乃是歷朝軍隊都面臨的頑疾,至今未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不過臣還是附議太之言,王尚書此法多有不妥啊...” 王在晉反駁道:“那你們說怎麼辦?這事情是存在的,而且我朝兵變頻繁,我等不可不防啊。” 宋獻策:“不可,不可,啥叫有功名就不服役,還嫌那幫讀書人的特權不夠多嗎?既是全民兵役制,那就應該同去!” “那怎麼可以,讀書人手不能挑肩不能扛,哪裡拿的動刀啊,那嬌滴滴的樣子,怎麼當兵?” “屁!至聖先師孔子仗劍走列國,曾執劍砍了少正卯,你是不是對讀書人有誤解?” “額...竊以為全民兵役有些操之過急...” ... 就這樣一眾朝臣開的圍繞這個問題討論起來。朱由檢很快也有了主意,於是也加入進討論之中,李長庚其間也藉機也表現了一下,最後終於匯總出來一個方案。很快,一份由朱由檢簽署,內閣透過的詔令下發到各地: “一,均田令。今天下疲敝,天災人禍不斷,各地官員應保證轄區內百姓男丁之家至少分得十畝土地,不足之數,當地官員應當補齊。” “二,義務兵役令。所有地產超過十畝之家均有接受朝廷徵召,服一年兵役之義務軍部應當對服兵役者給予同等正規軍餉銀待遇。逃避兵役者罰一百金,並貶為白身,永不錄用。”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