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細的實施方案,到時候再討論。林墨白,你接著說。”

“是,皇上。”林墨白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這第三點,對於被淘汰下來的老弱殘兵,且無法勝任其他差使的,朝廷應當一次性的給予一些安家費,允許其自營生計。奴才大略想了幾種謀生手段以供選擇。”

“好,說來聽聽。”

林墨白道:“一是務農屯田,關外是龍興之地,如旗人願意出關屯田,一則可以發展關外經濟,二則也可以起到對龍興之地的保護作用。對於這些旗人,朝廷可提供耕牛、糧種,並派農活好手教導其如何耕種,在此基礎上,免除數年稅賦。並且,他們的子弟入仕或入伍之時,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也算是對他們的補償和獎勵。當然,如果願意去其他地方務農的,也可以給與耕牛、糧種、教導、免稅等優待,不過,其子弟入仕或入伍之時,就不再享受優先錄用的條件。”

關外的幾個王爺大聲叫好,說實在的,他們這些在關外的王爺雖然說是天高皇帝遠的,在他們的地盤上,他們就是一言九鼎。可是權力再大,聽命於他們的人太少了,又有什麼成就感?他們是巴不得關外多有一些人,好讓他們的權力更大一些。而且關外經營好了,他們能賺的錢豈不也多了?

當然,想是這樣想,話卻不能這樣說。

“皇上啊,林大人此言簡直就是金玉良言啊!關外乃我朝龍興之地,如今有點能耐的人都往關內跑,關外一天天人煙稀少,奴才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啊!如果按照林大人的辦法執行,關外人口肯定能增加,能夠把咱們旗人的家鄉建設好了,咱們這些老骨頭就算是有一天閉了眼,到了地下也能在老祖宗們面前抬頭挺胸了。”

其他人也覺得此計可行。耕牛、糧種、教導、免稅等優待還不是很有吸引力,後面一條怕是能夠讓一些無權無勢的人願意拼一把。能夠讓子弟們在入仕或入伍時優先錄用,也就意味著整個家族有了一次騰飛的希望。以一二十年的時間來換取一次翻身的機會,值了!就算是失敗了,至少家裡的口糧還是夠的,只是耕作時辛苦一點罷了。

康熙當場就拍了板,“既然大家都說好,那這條就這樣過了。”

林墨白繼續說:“二是經商。祖制說旗人不得經商,一是為了避免與民爭利,二是為了避免失了旗人的血性。奴才認為,有兩種方式可以避免這些憂慮。在與民爭利這點,如果將一部分旗人統一起來,各自出錢入股,組成一個大的商隊,進行海外貿易的話,那麼就不存在與民爭利這一點了。賺國人的錢是與民爭利,那如果是去國外,賺外國人的錢呢,那自然就談不上是與民爭利了。並且,進行海外貿易,有可能會遇到海盜,在與海盜的戰鬥中,也可以達到對旗人武力的訓練。當然,海盜也不是天天都能遇上的,海運也是有季節限制的,在每年不適合出海的季節,對於這些參與海外貿易的旗人們進行軍事訓練。一來可以提高他們在遇到海盜時的生存機率,二來也可以整體提高旗人的戰鬥力。”

在這一點上,眾人沉默了,沒有第一時間說話。康熙掃了一眼,“都議議吧。”在場的人依然沒有說話,一個個做出冥思苦想的模樣來,康熙掃了一圈,直接點名了,“胤禟,你不是最愛經商嗎,你來說說,這一條可不可行。”

胤禟頓時愣了一下,哪次上朝他不是充當背景的,這還是第一次皇阿瑪問計於他,胤禟心裡多少有些激動,他穩了穩神,出列道:“兒臣不敢妄言此計可不可行,只說一下兒臣瞭解的情況,供皇阿瑪參考。”

胤禟頓了一下,說:“兒臣對海外貿易有些瞭解,如果能夠安全往返,海外貿易的利潤確實是很高。我朝海外貿易最突出的產品是茶葉、絲綢和瓷器,如果運到南洋,茶葉可獲利七八倍,絲綢可獲利十餘倍,瓷器更甚,獲利在二十以上。再遠一點,若是到了歐羅巴,那林潤還要再往上翻。再從該地帶回當地的特產回過售賣,又是成倍的利潤,所以,沿海地區做海外貿易的尤其多。當然,海外貿易風險也大,畢竟欺山不欺水,更何況是茫茫大海,如果在海上出了事,基本上沒有能逃生的,就更不要說獲利了。”

其實旗人不得經商也只是對下不對上,在場的人,誰家沒幾個鋪子?不過都是交給奴才、門人打理罷了,只有那些沒錢沒勢的在“被迫遵守”。不過參與海外貿易的卻是比較少,只知道海外貿易利潤巨大,卻不知道具體有多大。這會兒聽胤禟說了具體的數字,頓時一片抽氣聲。

好多人都在撮牙花子,原來海外貿易利潤這麼高,怪不得老九富得流油呢!這生意做得!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