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到了隋以後,才開始實行科舉制。有此可知,任何一種制度的提出都有他歷史的需要性,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制度總會慢慢的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到了此時就需要改變。”
“現行的旗務制度,是在入關之時,根據當時的情況制定的。然而幾十年後,提出此種制度的現實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奴才以為,旗務制度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
“其一,建立義務兵役制。所有八旗子弟,在年滿十六之後,都必須參加預備役,進行為期四年的義務兵役,四年之後進行選拔,能力強者充入各大兵營成為正規軍,能力弱者遣返回家。如此如此一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淘汰,我朝軍隊的實力將會大幅度的提升。並且,經過四年的兵役,普通旗人也能得到很好的鍛鍊,若有朝一日朝廷需要,這部分人也可以徵召入伍,短期特訓後就可以上場殺敵。”
“其二,定期舉行各個軍事集團內部以及相互之間的大比武,獎勤罰懶,優勝劣汰。在軍隊內部,每年舉行軍事化比武,訓練不努力,實力差的予以淘汰,換上預備役中提拔上來的優秀官兵。在軍隊之間,每三年舉行一次大比武,分軍種進行比試。對於綜合成績前三名的隊伍,以及單項成績前三名的隊伍進行獎勵,對於綜合成績最後三名的隊伍,以及單項成績最後三名的隊伍進行懲罰。如此一來,為了集體的榮譽,各個隊伍都必定會抓緊訓練,軍營風氣有望得到改善。”
☆、第388章 再議旗務
林墨白剛說完兩個軍隊建制方面的整頓之後,就有人大聲叫好,眾人看過去,臉上忽然都出現特別驚愕的表情:雅爾江阿!
就連康熙也愣了一下,雅爾江阿的渾他是深知的,而且不是據說林墨白和他之間有過沖突嗎,怎麼他還懂得不計前嫌了?要擱在以前,不忙著下套整治林墨白才怪了,哪裡還會為他說話!
康熙咳了兩聲,“唔,雅爾江阿,你覺得林墨白說得好?那你來說說,對於他說的這兩條你是怎麼理解的?”
雅爾江阿喊了一聲出來後就知道要糟,此時見康熙點了名,也就不得不硬著頭皮出來了,“萬歲爺,奴才不懂那些高深的,不過林大人說的第一點,義務兵役制,讓那些混小子都去軍營裡面鍛鍊個三四年,好好操練操練,免得他們整天無所事事的在城裡鬥雞遛狗的瞎鬧騰。第二點嘛,嘿嘿,那什麼驍騎營、擴軍營、前鋒營什麼的,還有各地的駐防八旗,不都說自個兒是最厲害的麼,光是嘴皮子上說說誰知道?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遛遛。”
他嘿嘿一笑,“咱八旗的爺們兒好的就是一個臉面,誰要是真墊底兒了,那還不得讓全國的八旗子弟們狠狠的嘲笑三年啊?嗚呼哀哉,要換了是奴才被如此打了臉,肯定得把手底下的人給操練的脫掉幾層皮,孃的,來年不能給老子翻身,老子抽死丫的……額,皇上請恕奴才無禮了。”
雅爾江阿嘴上老子孃的胡咧咧著,說完才想起來這不是在他的簡親王府,而是在乾清宮!
康熙嘴角抽了抽,忍著手癢放過了他,“嗯,話糙理不糙,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胤禛自然是要支援林墨白的,更何況他也覺得林墨白說的這兩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一些效果,於是出列道:“皇阿瑪,兒臣以為林大人此二點可以一試,只是林大人所說的還只是一個大致的框架,具體細節還需仔細商議才是。”
不管是成立預備役還是舉行各軍事集團之間的大比武,都是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予以支援的,需要仔細的核算一下,不然成績還沒出來,朝廷先被拖垮了。
“皇阿瑪,兒臣也認為此計可行!”胤禎對軍事非常的喜歡,林墨白說的這兩個辦法,他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好處。雖然林墨白是老四的人,不過這兩點如果真的實施的話,對他來說是有好處的。特別是第一點,嘿嘿,預備役,他要定了!
胤禎可是知道的,現在京裡閒來無事遊蕩的,大多是些顯貴家庭不能襲爵的嫡次子什麼的,如果能把這一批人抓在手裡,那也是很強大的一個勢力。
而且,所有旗人都要先參加預備役,進行為期四年的訓練。也就意味著,誰要是掌控了預備役,誰就掌控了八旗!
在場眾人都不是蠢的,自然是都看到了這兩點真正實施之後的好處。先不論林墨白其他的條款好不好,至少這兩點萬歲爺怕是會立刻實施的。一個個都在思考著怎麼才能在成立預備役的時候撈取一些好處。
康熙果然點頭道:“好,既然諸位愛卿都說可行,那就著兵部、工部、戶部、吏部先行商議出一個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