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等護士通知準備手術了。這才開始洗手帶手套,又一聲不響的進手術室。
白文靜對李森比較好奇,之前康志強和他到是提過,別看這老爺子平時悶不聲響的,但是想當初那也是一個要強地人物。而且二十年前在紅十字醫院裡,那絕對是比他康志強還要風光十倍。憑藉著康志強的描述,白文靜到是也能夠想象李森年輕時意氣風的樣子,其中最讓他感到意外的是,據說李森當年距離紅十字院長的寶座只有一步之遙。
可惜十幾年前的事情年輕的一輩卻是隻能從老人們的嘴裡瞭解個隻言片語,零零碎碎也分辨不出當年李森為什麼沒有邁出那關鍵的一步。
但是現在想來,這些也不過是大家平時無事時閒談地調劑品,卻是沒有實際地價值。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每一個人地背後都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手術室內包括白文靜還有麻醉師在內,一共有六個人。李森站在手術檯上主刀的位置上,雙臂彎曲高舉,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
白文靜暗自羨慕李森這幅不動如山的本事,目光隨之就落在現在手術檯上躺著的這個病人身上。患為男性,年紀大概也有一個六十多歲的樣子。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左主幹口部60%狹窄並有血栓影像,前降支中段100%閉塞,有血栓影像。情況不是很好,但是說壞,也壞不到哪裡去了。
在此之前,這名男性患卻是已經做過一次手術,當時主刀的也是李森。
鑑於之前病人的情況,李森對前降支中段直接pTca並植入支架1枚,術後流血減慢心流。不過手術後病人仍反覆心前區劇烈疼痛作,李森便採用冬眠療法控制病人的胸痛,只是在二天後病人開始出現血壓下降,雙肺中有水泡的聲音,臨床提示左心功能不全及心原性休克狀態,在大量的升壓藥維持下再次冠狀動脈造影。
但是由於病人腰痛並拒絕股動脈穿刺,所以李森只能經橈動脈經路進行冠脈造影,經過觀察,前降支支架及血流正常,左主幹開口80%狹窄,並有血栓影像。考慮這一次病人急性嚴重心功能不全是因為左主幹病變所導致的,所以才決定對左主幹病變進行球囊擴張,打算再植入支架。
植入支架的過程單獨不大。這一點白文靜也是心知肚明,唯一的難題就是恢復過程。
之前就已經判斷出來,患因為年齡和身體的問題,即便是成功的植入支架,但是效果卻依舊不是很理想。所以這一次只能算是補救措施,想要徹底的解決麻煩,可能性卻是很小。不過如果這次手術成功,術後病人恢復的比較快,那麼正常地情況下,兩三年內還是不會出現大問題的。
手術開始,李森負責主刀。而白文靜因為身份與職位的關係,只能擔任他的助手。而其他的幾位,白文靜就認識兩個人,一個是胸外科地醫生叫梁忠安,另外則是負責給李森傳遞器具的小護士叫廖小梅。
梁忠安三十多歲,和周遊是好朋友,之前大家一起出去吃過飯喝過酒。接觸了一下,到也是一個很熱心的人。妻子也是紅十字醫院的,叫秦麗。在兒科工作。回想當年,兩個人也是經過同事們的撮合才走到一起的,風風雨雨多少年,夫妻倆在紅十字醫院裡也算得上是模範夫妻。
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夫妻倆從結婚到現在也有五六年了,卻是還沒有孩子,梁忠安私下裡到是也不介意談及這個,酒桌上就坦然說家裡地老人其實也盼著他們夫妻趕緊要孩子,但是眼下兩個人都在醫院工作,工作忙。生出來也沒有功夫照顧。交給老人到是可以,可是現在老人自己也需要人照顧。所以時間一拖再拖。暫時是沒有了要孩子的心思,至於什麼時候要,卻還要看具體情況。
總之還是一句話——以後再說。
廖小梅短,鵝蛋臉,眉目清秀。一百七十二公分的身高,小麥色的面板,長著一副細高挑的身材,卻是天生的衣服架子。別看只是護士,卻是正經科班出身,去年的大學畢業生,學習地是護理學專業。年齡保密,性格到是和李石楠差不多,不過李石楠喜歡美食,廖小梅喜歡的卻是服裝。
要說起來白文靜和廖小梅認識全屬偶然。記得那還是白文靜正式上班的第二天,對醫院還不是熟悉地他,在醫院大樓裡面急著找衛生間。可惜一出門就有點暈頭轉向的他,找了三層樓也沒有看到衛生間再哪裡。
最後實在是憋不住了,白文靜被逼無奈之下,才隨手拉過一名女護士,尷尬的開始詢問這個令人難堪的問題。
當時廖小梅卻是被白文靜的舉動嚇了一跳,不過剛開始她倒是沒有什麼反應,只是老老實實的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