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歐洲人的反應恰恰相反。蒙古統治下的和平無止境地擴大了他們的地理視界和商業野心,因此,蒙古帝國的突然崩潰給他們以沉重打擊,留下了深深懷念。同樣,十字軍失去地中海東部前哨基地,伊兒汗國在波斯實行伊斯蘭教統治,突厥人征服巴爾幹諸國,所有這些都使歐洲人無法到達黑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因此,他們實際上被困在歐亞大陸的西端。誠然,由於義大利商人在地中海東部各港口繼續同阿拉伯商人發生貿易交往,將貨物轉船運往西方,所以十分重要的香料貿易仍很繁榮。這使義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作為經紀人獲得厚利,他們為此非常滿意。但是,其他歐洲人並非如此幸運,他們迫切希望找到某種方法,到達東方,分享財富。

只要給他們專門技術、經濟實力和允許他們政治上自主發展,他們的尋找必定成功。歐洲沒有一個國王頒佈禁令,禁止海外冒險事業;相反,各民族君主國展開了狂熱的競爭。另外,歐洲確實需要並強烈要求外國產品,商人們完全有能力滿足這種需求。因此,即使哥倫布沒有發現美洲大陸,達·伽馬沒有繞好望角航行,在以後的幾十年中,其他人也會這麼做。總之,西方社會已達到起飛點,即將起飛;而它一旦起飛,必將掃清海路,不可阻擋地向全球擴張。

第五編

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

此編之前,我們在論述1500年以前的幾千年歷史時,全部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歐亞大陸部分。其原因如第一章第三節所述:歐亞大陸在這幾千年中一直在世界事務中居首位;而且事實是,人類1500年以前的歷史基本上是地區性的歷史,而不是全球範圍的歷史。一旦人類分散到各個大陸,其原始的技術水平就嚴格地限制了人類的活動範圍。隨後幾千年,人類生活、活動在孤立的地區中。澳大利亞和南北美洲各民族被完全地隔離在它們各自的大陸上,而非洲人,雖不是完全,卻也在很大程度上處於與世隔離的境地之中。

在人類歷史主要是地區性歷史的幾千年中,歐亞大陸的居民佔世界總人口的絕大多數;由於他們生活在相互鄰近的地區中,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程度不同地相互影響。這種相互影響促進了歐亞大陸的較為迅速的發展。相反,與世隔離和缺乏外界的促進因素,阻礙了非歐亞大陸地區的發展。這就是1500年以前,人類文明中絕大多數具有歷史意義的進步發源於歐亞大陸,以及當今世界其實質上必然是歐亞大陸世界的原因所在。因此,本編之前,我們著重研究了歐亞大陸的民族與文明。

15世紀,隨著歐洲的海外擴張使各地區的民族相互發生直接交往,世界歷史的地區性階段宣告結束。傳統上,西方人的觀點認為,這是外力衝擊的結果。他們著重強調了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強調了他們的發現以及隨之產生的影響。然而,這種態度對全球歷史來說是不適當的。全球性的觀點不僅要考慮擴張中的西方,而且要考慮西方擴張所至的諸地區。這些地區的民族儘管沒有歷史上更傑出的歐亞人那麼不辭勞苦,但他們畢竟構成了人類不可低估的部分,因此,其發展必須予以考慮。另外,非歐亞大陸的國家、民族和制度在決定西方擴張主義的結果方面,同西方人一樣,是十分重要的。鑑於這些原因,本書後兩章將敘述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歷史。

在非洲地圖上,地理學家用野生動物填補空白;因此,對於那些無法居住的開闊的高地,就填上大象,以彌補城市的空缺。

——迪安·斯成支特

第十八章

非洲

()免費電子書下載

如果受外界促進因素的影響的程度,是決定某一地區發展速度的決定性因素的話,那麼,隨便看一眼地圖即可明白,非洲所處的位置還算不錯。它北與歐洲隔地中海相望;地中海是一片狹窄且容易渡過的水域,它在歷史上的作用,與其說是個障礙,倒不如說是一條大道。東面的西奈半島是通向亞洲的橋樑,而紅海比地中海更狹窄、更易透過。最後,季風抵消了印度洋的浩瀚無垠,便利了東非和南亞之間的來回交往。

然而,歷史上,非洲與歐亞大陸隔絕的程度,比根據上述情況得出的印象要嚴重得多。這一與世隔絕至今仍是非洲大陸發展中的一個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本章將首先論述導致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然後敘述非洲大陸的民族及其歷史發展的性質。

一、地理環境

本章將要研究的非洲,是指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分。如此限定的原因如第一章第三節所述,在於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