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雖說那孫鶴胡言亂語,有些不識時務,不過他的話也不能完全忽略。如今各方勢力虎視眈眈,大王就算想要稱帝,那也得先試探一下這些人的態度吧!”
馮道雖然也算極有能力的人,不過他的性格相比於孫鶴要圓滑得多,自然知道在這個時候強行進諫只會掉了腦袋。
所以無奈之下,他只能想辦法先拖延一下時間。
劉守光等人一聽,紛紛覺得有道理。
“不錯,孤若是稱帝的確要顧及一下其他人的反應;而且孤若是稱帝,卻沒有一個藩鎮前來臣服,這皇帝做得也沒意思。”劉守光眼神一亮,小聲自語道。
這時,元行欽站出來道:“大王,以臣之見,直接向其他藩鎮詢問稱帝之事,未免太直接了。”
“所以臣覺得,不如先派人去定、鎮二州,讓趙王王鎔、北平王王處直二人尊奉大王為尚父,若是他們同意的話,這日後大王稱帝時自然就容易許多,而且也不會太過突然。”
劉守光喜道:“元將軍所言極是,在稱帝之前的確最好有個尚父的名號才行!”
其他親信也都紛紛點頭贊同。
在眾親信的蠱惑下,劉守光很快就決定,派遣使者前往定州和鎮州,要求王鎔、王處直二人尊奉他為“尚父”。
晉陽城中。
“混賬!這劉守光竟然如此膽大包天,膽敢要趙王他們尊奉他為尚父,他劉守光是什麼東西,也敢做此妄想?”
王鎔二人在得到劉守光的信後,自然是大驚失色,連忙派人將這訊息告訴了李存勖。
王鎔雖說實力不怎麼樣,但算起輩分來卻是與李克用同輩,所以李存勖在與王鎔會面時,往往稱他為“叔父”,對其極為有禮。
如今劉守光竟然要王鎔尊奉他為“尚父”,這麼一算他李存勖豈不是輩分還要降低一輩?
惱羞成怒的李存勖當即便召集眾將,準備商議出兵討伐劉守光。
“大王息怒,以臣之見,此時應該還不是討伐劉守光的時候。劉守光雖然無道,但燕國的兵力卻較為強盛,貿然與之交戰即便我軍能夠取得勝利,只怕也會損失不小!”張承業首先站出來勸道。
李存勖聽了頓時臉色一沉,不過他也沒有再說出兵之事,而是皺眉詢問道:“張監軍,你以為此時不是討伐劉守光的時候,那麼什麼時候才是討伐他的時機?難道要等到他稱帝的時候嗎?”
他沒想到的是,張承業卻是直接點頭道:“不錯,正是要等到劉守光稱帝才是討伐他的時候!”
李存勖若有所思。
這時,李嗣源開口道:“大王,這個劉守光在幽州無惡不作,不誅滅他全家都不足以平息百姓的憤怒。”
“所以臣以為,大王此時不僅不應該討伐他,反而應該繼續鼓動他做惡,當他的惡性到了極點,那時再去討伐他就會輕而易舉了!”
李存璋笑道:“臣贊同兩位的看法,劉守光稱帝的野心昭然若揭,所以大王此時不如假意尊奉他為尚父,讓他更加驕縱自滿。等到他稱帝之後,大王再出兵討伐,那時定然能輕鬆不少!”
李存勖這時也想明白了其中道理,當即大笑道:“不錯,諸位說的的確是這個道理。既然如此,那孤就暫時讓他得意一下,只要能將他徹底消滅,就是尊奉他為尚父又能如何?”
不久,李存勖以河東節度使的名義,聯合義武節度使王處直,成德節度使王鎔,昭義節度使李嗣昭,振武節度使周德威,以及天德節度使宋瑤,六大藩鎮一起出面,尊奉劉守光為尚書令,尚父。
這些節度使以及燕王劉守光,如今在名義上都是尊奉大唐為正統的,所以他們這麼多藩鎮聯合出面,若是在唐朝還存在的時候,只怕真能讓唐朝皇帝下令尊奉劉守光為尚父。
所以訊息傳到幽州後,劉守光頓時大喜過望,只以為六大藩鎮都畏懼自己,所以才乖乖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尊奉自己為尚父。
滿心喜悅的劉守光不疑有他,當即下令燕王府的眾多屬官開始準備尚父、尚書令的冊封禮儀。
不久,閣門使王瞳,崇政院受旨使史彥群等人將唐朝時冊封太尉的典儀進獻給劉守光。
尚父的稱號雖然尊崇,但也就和太尉差不了多少,所以用冊封太尉的典儀來冊封尚父也算合適。
劉守光見了之後卻是問道:“這典儀孤看過了,其他地方倒沒問題,不過怎麼沒有南郊祭天,以及更改年號的事宜?”
“大王,尚父雖然尊崇,但也是天子的臣屬,怎麼能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