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老將李存審在幽州病逝,再加上之前就被吳軍斬殺的李嗣源,這意味著當年追隨李克用的那些名將們,此時徹底謝幕;而石敬瑭、朱守殷、趙在禮、符習等年輕將領則開始活躍起來。
對李存勖來說,沒有了李存審鎮守幽州後,再加上契丹人的入寇越來越嚴重,幾乎每個月都有此類訊息,所以加強幽州的守備就顯得勢在必行。
不過楊渥也沒想到的是,最終李存勖居然會選擇讓石敬瑭來鎮守幽州。
想到歷史上正是因為石敬瑭勾結契丹人,割讓幽雲十六州,才導致了後世的一系列問題出現,如今石敬瑭又做了盧龍節度使,楊渥心中不由得有些擔憂。
以李存勖的『性』格,他是不可能與契丹人勾結的,但石敬瑭嘛,那就很難說了。
當然,如今的契丹畢竟不是後來那個強盛的契丹,吳國也並非北宋,即便石敬瑭勾結契丹人,吳國也未必就拿他沒辦法。
詢問了一番唐國的情形後,楊渥接著又問起鳳翔那邊的情形。
程宗道:“鳳翔那邊並無大事發生,李從儼對陛下的詔令都很服從。”
楊渥聽了頓時點了點頭。
臣服吳國後被封為秦王的李茂貞在去年就已經病逝了,楊渥按照之前的承諾,冊封其長子李從儼為新的鳳翔節度使,並加封秦國公之位。
這一年時間裡,楊渥並沒有對鳳翔的地盤搞什麼小動作,只要李從儼能夠一直安安分分,他暫時也不想生出事端來。
將各方各面的情形都詢問了一遍後,楊渥終於下定決心,準備起兵伐蜀。
不過在統軍人選之上,楊渥卻尚未做出決定。
蜀國承平多年,君臣安於享樂,早已經忘了兵戈,想要將其討平應該不難,不過蜀中偏遠,且有山川之險,實在是個割據自立的好地方。
歷史上鍾會、鄧艾領軍滅蜀之後,鍾會卻生出割據自立的想法;而後唐消滅前蜀以後,前去上任的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卻最終割據自立,成功建立起後蜀政權,這些都是歷史教訓。
若是此次統兵平蜀的大將成功將蜀國消滅,卻又生出異心來,這才是個大問題,楊渥也不得不防備一二。
當然,如今吳國朝堂對軍隊的掌控力度比起歷史上的後唐來還是要強得多的,而且只要吳國不發生大的動『亂』,領兵大將想來也不會輕易生出割據自立的想法。
不過若是能有宗室之人親自領兵,自然更加放心。
想到宗室之人,楊渥的目光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太子楊炅,心中不由得一動。
“太子如今也年滿二十了,且他向來喜好文事,在軍中的根基卻不夠紮實,讓他領兵的話,正好可以讓他在軍中建立威望,又能讓他得到充足的鍛鍊;這一次統兵伐蜀,還有什麼人選比他更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