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章 離間(續)

此時,駱知祥、嚴可求、郭崇韜、周本、柴再用等重要文臣武將,還有太子楊炅等人都匯聚武英殿中,靜靜聽著剛剛出使蜀國回來的禮部右侍郎張延翰彙報。

“臣去年十一月底入蜀,蜀主王衍在上清宮接見了臣,成都的百姓無論貴賤,皆成群結隊,夾道歡迎……”

“臣與王衍會面,直言陛下威德,有混一天下之志。並勸說王衍去帝號,向我吳國上表稱臣。蜀山南節度使王宗儔認為臣的語言冒犯了蜀主,所以請求將臣斬首;但王衍沒有聽從。”

“之後蜀宣徽北使宋光葆上書,請求蜀主揀選良將,積蓄錢糧,整軍備戰;蜀主以其為梓州觀察使,又命右定遠軍指揮使王宗鍔為招討使,率軍駐守洋州……”

張延翰緩緩的講述著這一次出使蜀國的情形,其他人則仔細聽著,時不時提一兩個問題。

等到他最後講述完了後,楊渥開口問道:“朕聽聞蜀中繁盛,向來有‘一揚二益’的說法。張侍郎這次親自去過蜀中,不知蜀中的情形究竟如何。”

張延翰答道:“回陛下,據臣一路所見,蜀中果然物產豐富,人口繁盛,不比江南之地差多少。”

楊渥沉聲道:“那你覺得蜀主王衍此人如何?朕若要起兵討伐蜀國,不知卿以為可行否?”

張延翰想了想,回答道:“王衍此人驕奢『淫』逸,荒於政事,又排斥故老,親近小人。其所用之臣像王宗弼、宋光嗣等人,都是些阿諛奉承、貪瀆無厭之輩,且蜀國自王衍繼位以來,刑賞紊『亂』,賢愚易位,君臣上下只知享樂,不知兵事。”

“若是陛下發兵伐蜀,以臣之見,只要大軍抵達,蜀國必然土崩瓦解!”

楊渥等人聽了頓時『露』出喜『色』。

周本當即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蜀國安逸多年,戰備鬆弛,如今正是發兵討伐之機。臣建議從鳳翔、歸州兩路發兵,定能一舉將蜀國剿滅。”

郭崇韜、嚴可求等人也都紛紛道:“臣等附議,兩路出兵,動用兵力最多隻需要八萬左右,費時半年,想來就足以將蜀國拿下。”

而駱知祥則點了點頭道:“若是動用的兵力只有八萬人,時間不超過半年的話,那麼在財政方面不會有任何問題。”

此時陳彥謙早就因為擔任首輔大學士的時間過長,遠超過楊渥當初定下的首輔大學士在任不得超過十年的規則,再加上辛苦『操』持多年,如今年老多病,所以在去年就告老致仕了。

很多人都在想著到底會由誰來接替陳彥謙,不過眾人卻沒想到,最終卻是戶部尚書駱知祥成功上位,成為新的首輔大學士。

見眾人都認為此時伐蜀可行,楊渥心中也認為可行,但他還是詢問起:“不知晉國那邊的局勢如何,最近有沒有新的情況?”

他這一問卻是針對長劍都副指揮使程宗,程宗的叔祖程勳,昔日作為楊渥的侍衛統領,深受其信任,然而去年年底,程勳突然在洛陽病故,讓楊渥深感悲痛。

而程宗也自幼在吳國宮中長大,毫無疑問是楊渥的親信之人,不過他為人沉穩寡言,雖然忠心上沒問題,但要領兵作戰卻是不成,所以楊渥將其調入長劍都,這也算是對其的重用。

此時,面對楊渥的詢問,程宗答道:“回稟陛下,最近一段時間聽說契丹人又要入寇幽州,晉王以安義軍節度使石敬瑭為盧龍節度使,負責抵禦契丹人。其他方面倒是沒有什麼大的訊息。”

“石敬瑭成了盧龍節度使?”楊渥有些驚訝。

這兩年時間,除了吳國這邊有較大變化外,唐國那邊同樣變化較大。

首先一點就是稱帝之後的李存勖,不知道是因為爭取天下的希望已經破滅的緣故,還是其他原因,總之變得有些安逸起來。

這兩年契丹人經常入寇,若是往常,只怕李存勖早就親自領兵前去與契丹人交戰了,但現在,他卻更加傾向於坐鎮鄴城,命麾下將領統兵征戰。

此外,去年年初,李存勖以河中節度使朱友謙降吳之故,命石敬瑭統兵三萬前往討伐;吳國一方則令柴再用領兵兩萬前去救援。

不過在吳國援軍抵達之前,石敬瑭便提前撤兵了。

之後,吳軍又主動進攻潞州,石敬瑭派遣使者向李存勖求援,但最終李存勖也沒有親自領兵救援,而只是命趙在禮統兵將吳軍擊退。

不管是與吳軍交戰,還是與契丹人交戰,李存勖都不再像過去那樣親自領兵。

除此之外,唐國的另一個變化就是年輕將領的崛起。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