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零五章 破敵(續)

都隨同前往。

在祭拜之時,楊渥自然少不得要追述一番昔日高祖、太宗開國的功德,還有後來大唐的盛世以及唐末的衰亡,對朱溫弒君篡位一事進行了一番痛罵。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表明自己父子兩代人如何受昭宗重託,勵志復興,數十年來夙興夜寐,終於剿滅偽梁,為大唐報了血仇。

等到祭祀大典結束後,朝中百官與李茂貞、李仁福、韓洙等人,再一次恭請楊渥登基稱帝,以順應天下民心。

這一次百官造出來的聲勢比上一次更大。

上一次勸進時,雖然上書的官員很多,但真正有資格面見楊渥的卻不多;而這一次因為祭典的緣故,匯聚起來的官員更多,而且還有岐王李茂貞等威望卓著的藩鎮參與進來,聲勢自然遠超上次。

數百名官員將領齊聚在楊渥的行宮外面,請求楊渥登基稱帝;場面浩大,以至於宮中侍衛們一個個如臨大敵,還以為百官這是要『逼』宮了。

面對百官所請,楊渥聲言,自己征戰四方,所為的都不過是復興大唐;如今偽梁已滅,正應該尋得李唐宗室來繼承大統,以真正實現大唐復興,所以再次拒絕了百官所請。

若是加上上一次的拒絕,那楊渥就已經兩次拒絕了。

按照慣例,像這種登基稱帝的大事都要經過三請,所以對於現在的情形百官都心中有數,開始籌備著第三次勸進。

與此同時,在祭陵之後,李茂貞、李仁福等人都沒有急著返回,他們知道楊渥登基在即,自然不好在此時離開。

而楊渥也沒有立即返回洛陽,而是在長安下達詔令,將要率領大軍討伐盤踞在河中府的前偽梁冀王朱友謙,並且令兵部、戶部等開始為大戰準備糧草輜重。

朱友謙原本與梁國鬧翻後,主動投靠晉國,不過他一直保持著相對獨.立的地位,與晉國並非完全一心。

去年柴再用統領吳軍進攻河中府,最終卻被晉軍援軍擊敗;這一次楊渥聲稱要為去年兵敗報仇,訊息傳開,朱友謙當即便慌了神。

此時晉軍在平陰大敗的訊息早就傳遍天下,連晉王本人率領的大軍都不是吳王的對手,如今吳王準備親自率領近二十萬大軍前來討伐,朱友謙哪裡還敢抵抗?

所以在吳軍還未出發之前,他就派人送來了降表,並將自己的長子、次子都送來作為人質,又將晉國派駐在河中府的幾個小官砍了腦袋送過來,以示與晉國徹底決裂之意。

楊渥原本就沒有出兵進攻河中府的打算,現在他正忙著稱帝,哪有功夫親自領兵出征?之所以這麼宣稱,也不過是為了營造聲勢,嚇唬嚇唬朱友謙罷了;畢竟十五萬大軍調動到關中來,總不能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回去吧?

如今朱友謙果然乖乖上表請降,楊渥自然見好就收,同意了朱友謙的請降,並決意率軍返回洛陽。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