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孤是打算讓建立屯田軍,不過與歷代屯田不同的是,孤建立的這支屯田軍只屯田,一般情況下不打仗;而且他們不編入軍籍,而是編入民籍,每年的租稅比普通百姓高五成;他們所種之田,只要連續耕種三年,三年之後這些田就完全歸屬他們個人所有;到時候這屯田軍就將解散,他們的租稅也將恢復到與普通百姓相同。”
楊渥將他這段時間所想到的辦法說了出來,結果讓眾將更加驚訝。
周本就問道:“既然大王這支屯田軍與普通百姓無異,且三年之後就會解散,那何不現在發放一些土地給他們,然後直接解散?”
“當然有分別!”楊渥還沒說話,一旁嚴可求便開口解釋道:“這些老弱士兵平時都只知打仗,不知經營產業,且人心尚未定下來;若是現在發放土地給他們耕種,然後直接解散,那麼他們的心思不在耕種上,很可能會逃亡他處,從而留下隱患。”
“如今大王將他們編為屯田軍,強迫他們屯田三年,等到三年之後他們安定下來,習慣了耕種的日子,又有了固定的產業,自然就不會逃亡了。”
楊渥笑道:“不錯,孤就是這個意思。今後若是有其他降兵,也可以按照這個辦法解決,沒必要一味擴大軍隊,同樣也不需擔心直接將這些降兵解散會出現問題。如今天下戰『亂』已久,荒廢的土地多得就是,正需要有人開發。”
眾將這才明白過來,紛紛稱道讚歎。
這時駱知祥問道:“只是不知大王打算將這些人安排在哪裡屯田?”
“當然是關中!關中久經戰『亂』,人口稀少,大量土地荒蕪,如今正需要人去開發。孤將這些降兵送到關中進行屯田,既解決了降兵問題,又能恢復關中經濟,此乃一舉兩得之法。”楊渥的語氣有些自得。
如今的關中早就不是當年的沃野千里,經過唐末的長期戰『亂』後,如今關中平原人煙稀少;朱溫在擊敗李茂貞後,卻無法守住關中,讓李茂貞收復大量地盤,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關中人口太少,不能供應太多軍隊。
如今吳國派兵攻取關中,用兵固然是一個重要方面,但如何治理關中卻是另一個重要方面。
那些降兵一般都拖家帶口,將他們遷移過去就等於遷移了大量人口過去,這對於重新開發關中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此外,關中對吳國的將來也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不管是經營西北、消除夏州定難節度使,還是消滅蜀國等,都需要關中之地作為後勤供應地;現在將那些降兵派往關中屯田,這也是在為今後做打算。
“如今關中雖然尚未收復,但關中兵力空虛,要不了多久柴將軍應該就會有好訊息傳來。這段時間各位將軍就要做好對效義軍和其他降兵的挑選,將適合編入禁軍的選拔出來,將其他人集中到洛陽來,準備遷往關中。”楊渥道。
“臣等明白。”
說完對降兵的安置問題後,李承鼎問道:“處於河北的懷州和河中的冀王朱友謙如今已經臣服於晉國,這兩地都是北連太行,南臨大河,位置極為重要。不知大王打算何時將其收復?”
河中節度使掌管的地區就是後世的山西西南部,蒲州、鹽城一帶;而懷州則與洛陽隔河相望。
這兩處地區若是歸屬吳國,那麼吳軍就能從兩地出兵,攻入山西,威脅到晉國老巢晉陽;若是歸屬於晉國,那晉軍就能從這裡渡河南下,威脅到洛陽,甚至有可能奪取陝州、虢州,從而將關中與中原的聯絡切斷。
不管對哪一方而言,這裡都是極為重要的地區。
楊渥沉『吟』片刻,道:“這兩地暫時不要理會,既然他們已經投降了晉國,那就由得他們去吧。孤暫時還不想與晉國發生衝突。”
若是在剛剛消滅梁國的時候,他或許還有心趁著鎮州尚未平定,主動對晉國發起進攻;但真等到滅梁之後,他卻改變主意了。
晉國不是梁國,吳國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將其消滅,所以要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不能有冒險的心思。
如今中原剛剛平定,許多地方雖然佔領,但人心尚未徹底收服,大量梁國降官降將都還存在猶疑。
若是此時貿然出兵攻打晉國,卻兵敗而歸的話,這些地區很可能出現動『亂』,到時候晉軍發動反擊,吳國甚至連剛剛得到的中原都有可能再度丟失。
若是楊渥此時鎮之以靜,等時間流逝,這些地區自然就會完全消化,人心穩固,到時候即便與晉國交戰有所不利,內部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晉軍想要反擊也難以取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