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為了保證在當地駐軍,他就提出了屯田的方案來解決軍糧問題。
到了東漢時期,國家主要以募兵為主,不過在邊疆地區也有小範圍的屯田。
裴茂此時提出的辦法,可以說正好能解決當前難題,既能安置這些俘虜,讓他們不至於再生變『亂』,同時也能讓他們恢復生產,可謂一舉兩得。
“屯田?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段增聞言頓時笑了,直接問道:“本將打算上書朝廷,請求設立屯田校尉,專門負責安置這些俘虜。不知裴縣令可願意出任此職位?”
“這……”裴茂顯然沒想到段增會突然這麼提議,頓時愣了一下,隨即遲疑道:“在下乃文官,不擅軍務,突然擔任軍職,恐怕不妥吧?”
段增笑道:“有何不妥?屯田校尉,一般情況下並不需要領兵征戰,只需管理屯丁,負責屯田即可,相信以裴縣令的能力完全能勝任此職務。而且,這麼多的俘虜無依無靠,若是不妥善安置,他們要麼再次為禍,要麼就只能餓死凍死,裴縣令難道忍心如此?”
果然,裴茂聽到這裡,立即答道:“既然如此,那在下應承就是。”
段增微微一笑,與閻忠對視一眼,眼神中流『露』出笑意。
其實,屯田的辦法段增和閻忠二人早就想到了,甚至連屯田校尉的人選都想好了,就是裴茂。
他如今的官位是一千石的縣令,而且是文官,又出身地方大族,讓他來擔任二千石的屯田校尉是完全足夠的。
而讓裴茂來出任屯田校尉一職,既可以妥善安置此戰的俘虜,以防出現更多變『亂』,同時又可以向裴茂示好,拉攏河東裴家,可謂一舉兩得。
……
中平五年三月,段增率領漢軍在襄陵城外輕鬆擊潰三萬白波軍,俘虜兩萬七千餘人,自身損失極為輕微。
此戰之後,段增上表朝廷請求設立屯田校尉負責屯田,並且舉薦襄陵令裴茂出任此職,朝廷同意了段增的請求。
在此基礎上,段增從俘虜中挑選出兩千精壯編入麾下,至於其他兩萬五千俘虜則全部編入軍屯,由裴茂出任屯田校尉,成公英擔任軍司馬,協助裴茂處理軍務。
這支屯田軍的中、高層軍官將領,也都從段增麾下派人出任,以什伍制將俘虜編組起來。
如今正逢『亂』世,各地都有不少閒置的土地,尤其是剛剛遭過戰『亂』的襄陵、平陽等地更是有著不少荒地,正好可以用來安置這支屯田軍,讓他們平時務農,閒時訓練,若是遇到戰事緊張之時還能支援一下戰場。
如此一來,段增不僅極大擴充了自身的實力,同時也算間接控制了這支屯田軍。
此外,襄陵縣的縣令一職,也由段增舉薦的衛覬來接替,他畢竟出身河東衛家,出任襄陵縣令自然不會有人反對。
至此段增在河東郡總算有了一個落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