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突然意識到,商號永遠只是商號,而中書府絕不會永遠是中書府,現在就有往內閣發展的趨勢……

章節目錄 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政策

且說林純鴻帶著張道涵、朱之瑜從松滋縣視察而回,也不坐車,在一眾侍衛的隨侍下,邊看邊走。百里洲的大街小巷中頗為繁榮,大街上,車水馬龍,四輪馬車、兩輪牛車、挑夫塞滿了道路,非常擁擠,馬嘶聲、車伕的吆喝聲混雜在一起,嘈雜無比,完全顛覆了大明小鎮清靜、有序的傳統。

生活在大街邊,絕對談不上舒適,小巷中也好不到哪裡去。小巷中除了正規的店鋪外,還有到處擺攤設點的小販,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甚至還夾雜著人與人之間的爭吵聲,比起大街的噪聲來,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林純鴻、張道涵和朱之瑜聽著這些噪聲,毫無厭惡之sè,心裡還得意無比。畢竟,這裡一個個店鋪、一輛輛過往的車輛都意味著稅收,能夠收取銀幣,誰還會討厭這些嘈雜聲呢?

路邊的人大多認識林純鴻,見他過來後,紛紛躬身行禮,林純鴻不停地點頭回禮。從北方回到枝江後,只要有機會,林純鴻都要抽時間到大街小巷轉轉,以探察民情。百里洲和枝江縣城的百姓慢慢習慣了這點,有些膽大的還會和他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博來百姓歡快的笑聲。

在林純鴻的身體力行下,邦泰大大小小的大總管、總管、理事、主事都紛紛從閣樓中走出,與周邊的百姓迅速熟悉起來,關係還算融洽。

此點,往壞裡說,就是邦泰眾高管起身於田壟之中,依然脫離不了泥腿子的本xìng。往好裡說,便是親民。林純鴻毫不介意外面的風評,只管我行我素,每rì與百姓拉拉家常。

一行人正走走停停,忽然眼前出現了一個四五十歲的老漢,手持著一份狀紙,大叫冤枉。侍衛們反應奇快,立即散佈在林純鴻、張道涵和朱之瑜四周,隔開老漢,jǐng惕地看著旁邊的人群。

老漢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訴道:“求將軍為小民做主,楊家河村楊大茂耕地過界,小民不服,與之爭論,楊大茂居然夥同親屬毆打小民……將軍為小民做主啊……”

哭訴聲驚動了人群,人群紛紛圍攏過來,好奇地指指點點。

林純鴻皺眉不已,屁大點小事,如何鬧到攔街告狀的地步?朱之瑜將嘴湊近林純鴻的耳朵,悄聲道:“此老漢是枝江監察處的常客,監察處將楊大茂收監兩rì,判他賠償藥費,老漢依然不服,頻頻告狀。”

居然是個瘋子!

林純鴻看著越聚越多的人群,心裡甚為不喜,對寧典道:“接過他的狀紙,先把人帶走,然後送到枝江監察處去!”

說完,他親自上前,大聲安慰道:“老伯,休要難受,監察處當還你一個公道!”然後,他不由分說,拉起長跪不起的老漢,交給了寧典。

一行人拉著老頭,分開人群而去,只留下議論紛紛的人群:

“一個瘋子而已,將軍理他作甚?”

“啥,將軍沒有理會啊,不是要送到監察處去?”

“對,告狀就應該到監察處,這叫各司其職……”

……

到達中書府後,林純鴻心情依然不爽,對張道涵和朱之瑜說道:“監察府人員本來就不多,jīng力還被此等瘋子牽扯,如何做事?相比較地方官府,咱們這裡告狀的成本還是太低。”

張道涵和朱之瑜愕然道:“告狀成本?”

“俗話說,官字兩張口,有理沒錢莫進來,不到萬不得已,百姓懼怕,一般不到官府告狀。再說,各地官府考績的重要指標就是案發數,地方官僚極其厭惡首告之人,怕影響到自己升遷,如此一來,誰還敢拿著雞毛蒜皮的小事去告狀?”

林純鴻頓了頓,接著說道:“咱們倒好,不僅不阻止,還鼓勵百姓到監察處告狀,加上處事還算公正,百姓自然蜂擁而至。這個成本太低了。”

朱之瑜點頭道:“這個的確有礙教化……”

林純鴻似乎沒有聽見朱之瑜的話,兀自沉吟道:“不如兩級終審後,如果還想繼續告狀,就交五十個銀幣作為保證金,敗訴後,保證金沒收,這樣可以把今天的瘋子擋在外面!”

張道涵不假思索,反駁道:“監察府職司監察、立法、司法之責,豈能用銀幣擋住百姓?此口一開,後患無窮,只怕rì後監察府找不到一塊乾淨的地方。”

朱之瑜亦道:“張府令之言甚為有理。不如這樣,在兩級終審後,如果還想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