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表明了態度,支援少林寺發展產業,具體瑣碎的事情就是管事和尚負責了。
趙翰青一看師父和方丈都做了甩手掌櫃,暗道,得道高僧是不是都是這樣的?看丁開山也要離開一把拉住道:“師兄那裡去?咱們要商議重振少林的大計。”
“師弟是不世出的奇才,什麼事能難著師弟呢?我就不在這兒添亂了。”
“師兄別想偷懶,無論是重建少林還是發展少林產業都離不開你這位老江湖指點,而且各位師兄也都得幫忙,現在咱們先大概商議一下。”
為師門出力丁開山自然不會置身事外,於是就留了下來。
不過,大多數時候就是趙翰青在說他的詳細計劃,丁開山也被趙翰青滿嘴的新名詞弄得心裡發虛,暗自感嘆江湖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自己老了,只能幫師弟搖旗吶喊了。
幾位管事和尚也只有傾聽的份,除了廣譜,其餘人對經營之道幾乎一竅不通。
趙翰青提議成立少林發展建設委員會,統一負責少林重建和籌備發展少林產業,等將來產業發展起來之後再成立少林產業管理委員會負責統一管理少林各種產業。他還建議聘請輩分較高的俗家弟子做發展建設委員會的顧問。
丁開山聽到這裡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小師弟這是要把俗家弟子都拉上為重建少林出力,當然,身為少林弟子為師門效力也是分內的事情,有俗家弟子相助,也方便在各地建客棧分號和藥店。其實這對俗家弟子來說也是好事,少林寺勢力越大,俗家弟子也更跟著水漲船高。
無論是重建少林還是發展產業都需要鉅額資金,這筆錢只夠幹一樣,而兩樣都是刻不容緩的大事,趙翰青建議先發展少林產業而後再利用賺到的錢重建寺院,這樣就就跟幾位管事和尚的想法有了分歧。他們想的是如果先投資產業,少林寺的重建又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去了,在他們的心目中重建少林才是第一大事,自然希望先重建寺院。
最後丁開山就做了和事佬,他建議重建寺院和發展產業同時進行。
趙翰青立刻就同意了丁開山的折中建議,他也理解和尚們的想法,估計師父和方丈也持此種想法,畢竟燒香拜佛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最後商定,先重建藏經閣等一些重要的殿堂,同時可以先把武術學校建起來,亂世之中增強實力也是關鍵;同時也可以先招收一些僧徒來進行技能培訓,將來的產業發展需要大批的懂醫術和懂經營的人手。另外也可以在登封城先建立少林大藥房,本來已經有了客棧,再建立大藥房也能相互照應。下一步就可以考慮到省城建客棧和大藥房,這樣的話並不是一次性投入太多,一邊投資,一邊經營,盈利之後再投資別的,就像滾雪球一樣慢慢將生意做大做強。
趙翰青相信有少林寺這塊金字招牌,還有少林派的強大人脈背景和佛教的深厚基礎,少林的各種產業一定能夠發展起來,重振少林也不再是夢想。
章節目錄 第七百七十一章 少林產業
“阿彌陀佛,該怎麼做望師弟不吝賜教。” ;方丈知道恆善大師把大家叫來就等於是表明了態度,所以,他也很乾脆地表明瞭態度,無論如何少林寺有錢了都是好事。
對於少林寺如何發展多種經營趙翰青這幾天費了不少心思,也算是想出了大概的發展思路,於是他就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首先就是利用少林武學這一先天優勢組建武術學校,擴大招生規模,適當收取學費,以前少林寺招收的俗家弟子都是免費的,可以與各地的俗家弟子聯合舉辦武術學校的分校。
辦武校雖然是無法直接獲取巨大利益,但是附帶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壯大了少林派弘揚了少林功夫,弟子們也可以成為保衛少林寺和少林產業的主要力量。少林寺本來就有傳授少林弟子的演武堂,建立武術學校等於是擴大了演武堂的規模,只要有錢很快就能夠把武術學校建立起來。
其次就是建立少林醫藥局對少林寺的秘方進行研發,擴大製藥規模,同時加強醫術人才的培養,在各地開設少林大藥房,利用少林寺的醫術和靈丹妙藥為百姓解除疾苦造福天下蒼生,即擴大了少林寺的影響,又為少林寺增加了收入,同時也附和佛家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宗旨,也算是一種修行。
三是進一步推廣開封少林客棧的模式,以連鎖的方式在各地建立客棧,推出少林齋菜,也可以將客棧命名為少林寺下院,負責為少林寺招攬香客遊少林寺、參加香會祈福許願等事務。在趙翰青心目中各處建立的少林客棧就等於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