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是什麼?基因又稱為“遺傳因子”,是產生一條多肽鏈或功能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具有一個物種的結構、效能、生長、死亡的全部資訊——這,就是一個“標準”。網就像是建築一棟大樓的圖紙、引數。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監理會根據圖紙中的資訊,進行轉譯,告知施工方,使施工方按要求、按規定施工,將圖紙中的大樓,變成一棟建築!
放在一個人的身上,dna就是標準,a就是進行這一標準的轉譯、傳達、監管的監理,中氣化為營衛生出各種不同的功能,就是依照這一“標準”進行的。
合格的營衛身體。
不合格的,由毛孔排出體外。
對於一個生命體而言,或者侷限一下,對於一個人而言。這一套標準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的。所謂的“基因編輯”實際上,就是人為的去掉了某一個標準,或者是新增、篡改某一個標準——在人類不能盡數的,透徹的瞭解dna的標準之前,就試圖制定一個標準,這無疑是很危險的。舉例而言:現執行的一套工業標準,如果有一個很外行的門外漢有了篡改、刪除某些標準的能力,會怎麼樣?如果他老老實實的,不管這些標準,工業不會有什麼影響。如果這個門外漢動用了自己的許可權,去改變標準呢?那麼,結果無外乎就是三個——
運氣好,歪打正著,這一個標準讓整個世界的工業都為之發展,對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沒有什麼影響,無關緊要;
運氣很壞,整個工業體系都為之癱瘓,當然,工業體系還能夠執行回以前的標準,及時的調整自己。但人呢?人體本身可以麼?
“你說也怪氣了……基因這玩意兒那麼小,是怎麼工作的?”李鐵嘖嘖稱奇,卻一點兒也沒有科學家們,或者大多數人的那種“杞人憂天”,關注的重點也很特別。網基因的工作方式反倒是他感興趣的——雖然上學的時候肯定在生物課上學過。但一看錶情就知道,肯定是屬於理解不能那一類……
“人的細胞裡面有細胞核,細胞核裡面有線粒體,線粒體裡面有染色體,染色體……”楊志鄙視了李鐵一下,開口“科普”。
李鐵道:“你閉嘴,你這一套說辭聽的我頭疼。司命,你給我講講唄。反正咱們閒著也閒著,我剛聽你將遠古、講歷史,一點兒都不感覺枯燥乏味。”
楊志很不忿李鐵這種嫌棄,說:“都是一樣的東西,還能說出花兒來?”
李鐵道:“屁,你那是照本宣科,自己都不懂得,也就是記性好。司命肯定是理解的,這從嘴裡過一遍就不一樣……別欺負我閻王沒上過學,同樣的東西,同一本教案,有的老師說出來就生動,有的講起來就味同嚼蠟。內容一樣不一樣?咋差距就這麼大捏?判官啊,我告訴你,這就是本身通不通的問題。”
楊志道:“喲,還一套一套的……”
“基因的工作啊……你可以這麼理解。說dna或者a,聽起來不太好理解。咱們就換一種說法,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你看,這倆的區別是不是不大?一個是脫氧的,一個不是脫氧的,這就和榫卯一樣,一個蘿蔔一個坑。a是能夠進行轉錄、轉譯、傳達dna的資訊的,整個過程,就是a和dna進行互動,這個過程理解吧?”風塵只是提到了“榫卯”這麼一個詞,李鐵就理解了——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二者的互動,就和落模子差不多,這玩意兒就是轉譯。網
李鐵道:“看吧,司命一句話,我就明白了。你叨叨了半天,就和我們初中的生物老師一樣,說的人頭疼。”
楊志:“……”
從中醫科學不科學,扯到了母系氏族,又扯到了父系氏族,說到了一代女皇武則天、明朝時候的文人怕老婆的笑話,女人那時候的高跟鞋、坡底鞋等等……然後,一路又扯到了基因,這一通聊,時間便在不覺之間過去了半晌。
休息室的外面,已經多出了許多的火燒雲。無常的學員卻依然精力充沛的在模擬機上進行折騰。
倒是那些負責傳道受業的教官們受不了了!
這真特麼一群怪物。
教過那麼多學員,從來就沒有見過這種一坐一天一刻不停,卻絲毫不見疲憊的貨色——說實話,空軍那些吃著營養餐的寶貝也沒有如此充沛的精力。這裡最為愜意、輕鬆的,也就是風塵、李鐵和楊志三個人了。李鐵又弄了一杯咖啡——好容易抓著機會,可勁兒的造。風塵很無語的看他一杯又一杯,忍不住問:“你今兒晚上不睡了?”
李鐵“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