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九章 傳猴三十六變

這一片聚居區名為“陽首”,位於崑崙無人區的那個,則名為“陰牝”,原本的,位於地下的族地,則是借了“崑崙墟”這一個名字。這番命名,主是因為分出了三個聚居地,有了名目好稱呼,知道哪個是哪個。除了充滿童話氣息、自然氣息的大貝殼,剩下的“科技含量”在這裡是看不出來的:一切的偉力,都歸於自身,無外器,不外求。女媧們和風塵熟,和風莎燕、王佳樂、三魂七魄也熟,經常性的以生物晶片見面。只是這一次,真正的在現實中面對面,卻是頭一次。

一群人坐在一起品嚐水果、閒聊一些話題。半日的時光一晃而逝,晚上的時候,從貝殼張開的大口看天空,整個北半天球上,位於赤道附近的星空上,一顆顆的星辰璀璨,動人,經過了微調之後,星光變得更加清澈,原本一些暗淡的,看不見的星星也顯示了出來。女媧們晚上的時候,有了興致,便會觀察一會兒星空。

星空——是一種安靜、肅穆的美。

當然對於風塵而言,星空實際上並不安靜,反倒是有些狂暴的——反倒是和梵高筆下的《星空》更加相似,滿是一種喧囂、煩躁充斥其中,既不安靜也不肅穆。

女媧一族的女子們會記錄星圖的變化、星辰的位置、軌跡……這並非是一種源於利益的驅動,而是本身的一種興趣、愛好——母親喜歡這樣的事,從小被薰陶出來的女兒也喜歡這樣的事——所以,觀星,玩弄幾何、研究數學,是很快樂、很有趣的。沒有人會感覺這種東西很令人頭疼。

青丘們、三魂七魄、箜雲嵐、王佳樂和句芒也一起,興致勃勃的跟著觀星。聽她們介紹那些星星……

貝殼屋的“門”無疑是一件觀星的利器:

比現在流行的超級望遠鏡都要好用。

透過針對光、波的篩選,透過本身的神經網路的計算,可以觀察到極遠的光,看到極遠的星……第二天的時候,則利用了生物智慧對後半夜的星空進行了加速,將諸人睡覺之後的資料看了一遍。之後,才是做了旁的事——譬如說很原始生態的,放牧羊群、野牛群等等,一邊放牧、一邊唱歌,很是有趣。領著野牛、羚羊去河邊喝水,從淺顯的水面上跑過去,濺起大片大片的水珠,讓天空的蒼鷹落下來,一爪將一尺多長的肥美的魚從水中抓起……每一樣都很有趣。

女媧一族並不需要它們作為食物,更多的意義是一種夥伴,就像是人們身邊馴養的阿貓阿狗一般,可以陪伴也可以解悶。

但卻也不吝嗇於吃的……

天蒼蒼、野茫茫。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在“陽首”呆了大概半月左右,每天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實際上風不吹,這裡的草也都是貼著地長的,隨處可見一些荊棘叢,一個一個的遺世獨立。小的一些不過一隻手掌高,高大的卻有一米多,生長的極其野蠻。渾然不怕什麼“牛吃出頭草”。感受過了那種祥和、安逸的氛圍,眾人便再次一路向西……過了山脈就是三哥的地盤兒,是公認的世界上最髒的地方,沒有之一:

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垃圾、牛糞、鳥屎,雖然露天有廁所——但貌似也沒人願意去廁所,隨便找一個牆根就解決了。就算是城市裡的首富也阻止不了人們尿他家的牆根!

混合著糞便、屎尿的騷味兒,高大的、現代化的高樓周圍,卻是一片一片的棚戶,棚戶的巷子逼仄的只能一個人走,兩個人並排都過不去。倒是有些像小說裡描述的,過去上海的弄堂一樣。

好的一點……是滿大街隨處可見的牛、猴子等各種各樣的動物。即便是交通擁擠,人們也會避開、避讓過去。

偶遇的一隻“孫大聖”便給眾人當了嚮導,在德里的街頭遊蕩了一番,這“孫大聖”很是耀武揚威,本就是城裡的一霸——像是搶香蕉、打人之類的,簡直都是常規操作。一路跟個惡霸一樣,給風塵一行人開路。一些好奇的、黑乎乎的三哥敢多朝著眾人看一眼,“孫大聖”都會呲牙咧嘴的發出威脅聲,遊走於房頂、電線杆上的猴子猴孫作為護衛,隨手就開始丟東西……

所以一路上,什麼鹹豬手,什麼齷齪都沒發生。

“孫大聖”的安保做的槓槓的……

最後,“孫大聖”將人引到了自己的花果山、水簾洞……不,應該是一個猴子廟,裡面全是猴子,一個健碩的哈奴曼雕像就在廣場上立著,分外的霸氣。風莎燕笑摸猴頭,說:“你這猴頭倒是乖覺。”

這一路遊玩兒多虧了這個地主,哪兒有什麼好看的好玩兒的,全知道。而且一路安保工作盡心盡力,極其到